潍坊公布数字农业十大典型应用场景

2024-05-30 08:12:58 来源: 潍坊融媒 作者:

  物联网给农业生产安上“千里眼”“智慧手”,农机装上“智慧芯”在广袤田野大显身手……走进潍坊一个个数字农业场景,我们看到,数字化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勾勒出农业农村的未来模样,揭示着潍坊数字农业的密码。

  数字展翅,农业腾飞。数字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市农业农村局坚持规划引领、创新引领、平台引领,开展全域化推进,加快产业化应用,促进融合化发展,加快打造数字农业发展新高地,从2023年起开展了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和应用基地建设,在全市十大农业领域(粮田、蔬菜、果品、种业、畜牧、农机、监管、金融、营销、治理)建设完成数字应用场景150个,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示范应用场景,引领和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各领域推广应用。

  截至2023年底,我市共培育国家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家,省级智慧农业(畜牧)示范基地85家,市级智慧农场、智慧牧场各100家,智慧园区40个,数字技术、智能装备的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了一批高水平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潍坊智慧。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靠人眼”到“靠云眼”……此次推介的数字农业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展示了我市数字农业的丰硕成果,将有力助推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全省、全国数字农业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

  01

  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温室集群智控可视化管理

  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项目是部省共建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核心配套项目,建有高标准日光温室、工厂化智能温室等10余种棚型,研制推广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建设研发中心,可满足蔬菜多种种植模式下的试验验证、示范推广和数据采集,是国内面积最大、棚型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的蔬菜标准试验验证基地。

  该基地应用120多项专利技术,将传统日光温室与荷兰文洛温室配套设施设备充分融合,采用智能分时关启外保温系统、温室间能量转移系统、田间智能作业装备与可视化云服务等,解决智能温室冬季生产能耗大、管控系统进口依赖性强等问题。同时,采用正压过滤消毒调温调气一体化环控系统、高效智能精准水肥系统、园区可视化智慧管控云服务系统等高新技术与装备,高标准实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管理的全流程云端托管和远程智慧可视控制。

  02

  昌邑潍水苗木果蔬基地

  荷兰豪根道(Hoogendoor)智控系统

  昌邑潍水苗木果蔬基地荷兰豪根道(Hoogendoor)智控系统是潍坊昌邑潍水苗木果蔬基地从国外自主引进的一款智能种植系统,依托作物生长模型,采用豪根道水肥一体精准灌溉系统、先进能量管理系统、预控制系统、自动通风控制系统等,通过精准环境控制技术,实现花卉、蔬菜、水果生产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

  通过运用荷兰豪根道智控系统,推动设施农业标准化、绿色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昌邑潍水苗木果蔬基地产品达到了无污染、零排放、AA+绿色标准,形成了“体系标准、提质增效、连农共富”的可复制现代设施农业创新模式。

  03

  昌乐自然邦生态农业

  “AI+5G”西红柿种植

  “AI+5G”西红柿智能种植系统由潍坊自然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史庆华教授团队共同打造。该系统内置西红柿种植数据模型,通过安装在种植大棚内的传感器收集环境数据,根据西红柿的生长需要进行自动调节,实现了对不同生长期西红柿的精细化管理和对“温、光、气、水、肥”的自动化控制。

  潍坊自然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种植基地2000余亩。该系统助力自然邦生态农业实现了从农业粗放化管理到数字化精准管理的转变,提高了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实现了高效、绿色、智能、数字化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单一产品年产值超8000万元。

  04

  寒亭郭牌农业

  “区块链+蔬菜”应用

  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西甜瓜全产业链经营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在全国布局11个大规模精品种植基地,建有大型育种室、智能育苗棚、标准种植大棚等各类设施大棚5000余个。

  该公司通过“区块链+蔬菜”应用技术,借助“溯源品控一体化管理平台”“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西甜瓜无损智能化检测分拣包装流水线”等,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开展西瓜生产、分级分拣、销售全过程数据上链,促进产品生产过程标准化、智能化,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可溯,在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新路径。

  05

  峡山丰年年农业科技

  蓝莓全生命周期生长模型

  潍坊峡山丰年年数字农业种植园建有数字种植展示中心1处、高标准数字农业设施温室20座,定植南高丛蓝莓品种2.5万棵。

  丰年年农业科技蓝莓全生命周期生长模型借助农业种植云数据中心,依托全行业首创的“7+7”数字种植管理模型,通过物联网监控、控制设备,实现品种优选优育、植株数据全年采集、环境实时监控等,用系统管理种植,用算法决策农事,实现蓝莓生长管理智能化突破。此外,通过全生育期农事标准化管理、工厂化园区管理、农事生产实时流水线管理等,实现蓝莓供需产销精准对接。

  在丰年年农业科技蓝莓全生命周期生长模型赋能支持下,种植园于2023年6月进入高标准常态化运营,蓝莓年产值达1000万元。同时,于2023年开始对外推广以蓝莓全生命周期为代表的“7+7”数字种植管理模型,与全国各地30余个种植基地达成科研共建、数字服务合作。

  06

  诸城中化现代农业

  “MAP智农”数字农服

  诸城中化现代农业“MAP智农”数字农服由诸城市石桥子镇党委、政府与中化集团合作建设,主要建设MAP技术服务中心、品种筛选试验基地、订单种植基地等。

  中化现代农业综合利用GIS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MAP智农”管理系统,为种植主体提供农业生产种植决策、作物生长监测预警、粮食存储风险管理等多项服务,通过“MAP智农”移动端App,种植主体可随时随地掌握农情地况,精准高效作业。此外,采用数字化感官评价、标准化品质控制、区块链追溯等技术,构建MAPbeSide全程品控溯源体系,赋予农产品“数字身份证”,以数字技术实现农业全产业链高效协同,建设国内领先的高标准智慧农业服务示范农场,实现大田粮食作物生产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07

  坊子潍柴雷沃

  智慧无人农场

  坊子潍柴雷沃智慧无人农场位于坊子区马司一村,占地1000余亩。农场基于北斗精准定位与高分遥感技术,开展无人驾驶农机、农情立体感知网络和智能决策管理应用,打造从“智能农机”到“农机农艺融合”,再到“农场全程数字管理”的智慧农业全程解决方案“样板间”。

  建设“e田智耘”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借助高分遥感、田间物联网等,实现农场地块精确管理、农机作业状态实时回传、作业轨迹精准记录、地块作业进度实时掌握,推动农机管理智能化、线上化;依托潍柴雷沃无人驾驶技术,开展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无人化作业,大幅度提升作业精度、质量和速度;将“e田智耘”与智能农机有机融合,实现农场生产作业智能化、精准化,构建了高效率、可复制的智慧农业全程解决方案,并复制到江苏赣榆、河北容城等区域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08

  昌邑优然牧业

  “慧牧云”奶牛养殖

  昌邑优然奶牛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由昌邑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总投资8.2亿元,占地1700余亩,规划存栏牛奶1.8万头,日产鲜奶约280吨。

  公司自主开发了最适宜中国牧场应用的“慧牧云”牧场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不仅能对牛舍的湿度、气体、光照等量化指标自动调节,还能随时获取牛群基础数据,包括胎次、怀孕、运动、体重以及牛舍气温、风速等情况,对奶牛全生命周期进行精准呵护和管理。此外,该公司运用自主建立的中国奶牛原料近红外营养数据库对饲料原料进行营养检测,运用精准配方软件系统精准制定奶牛营养方案,并通过牧场管理系统对营养方案进行评估,实现奶牛精准管理、精准饲喂,奶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

  09

  青州南小王

  “物联网+设施蔬菜”

  青州市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9月,是党支部领办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南小王”和“地益生”商标,苦瓜、黄瓜、茄子等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直供多个城市的一级蔬菜批发市场、超市,供不应求。

  近年来,合作社大力推广“物联网+设施蔬菜”,建设了南小王数字农业产业园,现有蔬菜大棚1080个,其中数字化智能大棚50个。大棚配备自动放风机、自动卷帘机、水肥一体化、自动打药机、物联网传感器、追本溯源全彩摄像头等智能设备,通过电脑端控制,实现自动监测,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获取的生产数据、资源数据、营销数据、进存销数据等信息可通过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处理分析,为农户提供后续的生产、经营、营销等管理服务。

  10

  寿光海而思

  “种苗大脑”

  海而思(山东)种苗有限公司拥有国内首创的纸钵大苗生产技术,更是目前唯一一家实现80毫米纸钵大苗商业化生产的公司。纸钵大苗的生产应用为种植者提升了产量,增加了收益。

  2023年,公司建立全国第一个种苗智能化控制中心“种苗大脑”,承担种苗新技术、种苗生长模型的研发,数字化种苗的应用推广,新品种的繁育、筛选、推广以及新型温室的实验、展示和推广等工作。种苗智能化控制中心的智能愈合室、智能远程检测系统、数字化水肥监测系统,通过精密传感器,对气候室内的温度、光照、湿度、气体浓度数据进行检测收集,通过智能化控制终端进行分析计算和控制,实现种苗嫁接愈合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数字化种苗技术云平台的使用,使人员管理、技术管理、远程操控成为可能,大大减少了种苗企业的管理运营成本,降低了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工作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