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全国工人先锋号”是怎样炼成的?

2024-05-24 20:14: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建永 徐田超

  大众网记者 刘建永 通讯员 徐田超 潍坊报道

  2019年12月,伴随着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潍坊港区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机械队成立,现有职工75人,主要负责潍坊港区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堆场作业、港口设备管理,同时负责桥吊、多用途门机等30余台集装箱作业设备的管理工作。

  这支精锐队伍成立不到5年,却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各级党委的坚定引领和有力支持下,他们像一支铁打的军队,在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的战场上英勇拼搏;在人才培养、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锐意进取。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这个团队强管理

  “桥吊作为集装箱船舶生产作业线上的第一环,好的开端对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组人心齐,我们就更有凝聚力……”在潍坊港区“职工之家”,机械队桥吊班刘益坤正利用收工会的时间,立足岗位履职实际,聚焦本月工作重点、出现的不足以及下一步思路举措,进行提纲挈领、真情实意的交流,将交接班会开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推进会”,真正达到了总结盘点、晾晒短板、厘清思路、推进工作的目的,用扎实的举措落实“强基固本”要求。

  这种交班会在机械队已经成为日常,回想起队伍没成立前,上班到了单位,在一起“招呼”一声就去干活了,一群人没有凝聚力。“机械队成立以后,我们就去青岛港学习机械队的建设,对比了以后才知道,差距非常大。”刘益坤第一次去大港装卸二队,被他们的基层的标准化体系深深地震撼:“管理工作能干成这么细,得多长时间才能赶得上?”

  巨大的差距让整个队伍非常着急,“对标学习”成为队伍建设“主旋律”。那几年,潍坊港持续派出科队长、基层班组长与精英业务骨干,前往青岛港兄弟单位进行对标提升,围绕“标准、安全、环境、作风、服务、内控”六大起底治理,提炼优秀管理经验,整改修订制度,推动港口强基固本,不断实现新突破。

  “不会,就照着学、照着做,在生产组织上,我们对标青岛港,结果在制度、管理、工艺、流程等方方面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他们以“四强基层队”“三无班组”创建为抓手,制定出机械队“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管理办法,打造“事故案例警示宣传栏”,并根据季节、时间节点,将宣传栏的内容于每月月初进行“实时动态更新”,加快让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实质性转变。

  “随着队伍不断成长,职工的进步肉眼可见,都一心想着如何把工作干得更快更优,每个人都精气神十足。”谈到如何对标青岛港,机械队副队长秦超感触特别深,他说:“这几年,我们不仅在制度建设上下了大力气,将应建的制度都一一建立起来,形成了完善的体系,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更加注重从实践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炼方法,以汲取真正的智慧和经验。正是这样的努力,使得我们各码头公司的生产组织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飞跃式的提升。”

  这个团队有模范

  “他是我们队全体员工共同的模范。”机械队员工对门机司机赵庆贺称赞道。的确,已经是潍坊港区“明星”的赵庆贺,不仅是团队内的模范,还是“山东港口状元”,还是“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从一个沂蒙山区普通家庭的孩子,到山东港口职业技能大赛的‘状元’,这些年,我在心态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赵庆贺分享起取得优异成绩的“秘诀”:思想上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再到“干得精”。他在工作中仔细琢磨机械、货种、舱型的操作技巧,提炼出了“庆贺吊箱”装卸法,让效率提升了一倍。就在今年,渤海湾港实施优秀农民工转正政策,赵庆贺转为正式员工。拿“状元”、参与岗位标准编写……赵庆贺的舞台越来越大。

  赵庆贺的成功并非个例,在山东港口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潍坊港区集装箱公司机械队在门机和港口机械一专多能项目上夺魁。近5年的时间,机械队涌现出大批劳模先进代表与集体,共有46个集体和个人获得山东港口级以上荣誉,国内各级技能大赛获奖24人次。机械队成为“劳模之家”的秘密,就藏在日常的竞赛与“传帮带”中。机械队建立“工匠+状元”技能培训体系,持续促进现场生产工艺的优化和职工技能提升。

  通过一次次的锻炼提升,员工们“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情一天比一天足,见贤思齐的工作作风自然就树立起来,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目前,队内拥有两种以上岗位操作技能人员达80%以上。

  这个团队有创新

  创新的精神在机械队遍地开花,生根发芽:依托渤海湾港职工“五小”创新创效平台,机械队自主研发桥吊和轨道吊远程融合操控平台,率先实现两种设备同平台作业;实现无人集卡和传统集卡的无物理隔离混合运行,成为业内首创;建设集装箱装卸作业的本地远控,推动港口向自动化快速转型……

  机械队的魏连田是机器修理领域的“大拿”,他发现大型设备在作业过程中遭遇较大的故障,就得停工好几天,严重影响港口生产。“我就一直在琢磨,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能去改变?”魏连田每天都和同事们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一次在家观看F1赛车的时候,电视上车队快速更换轮胎的过程让他印象深刻,在10秒钟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更换4条轮胎,让赛车重上赛道。“我当时就觉得,我们的港口机械维护也需要这种状态!他们的维修抢修模式能不能用在我们港口设备维修中来呢?”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魏连田和同事们摸索出了一点门路,他们发现赛车式紧急维修的工作负荷将主要时间放在准备阶段,这样在实施阶段就可以以最大的工作负荷、最短的时间完成抢修任务。

  说干就干,魏连田对抢修工作中的现场控制、工属具准备、物料配件准备、专用工具的设计制作配备、人员的合理使用等环节进行改进,利用装载机出现的部分故障进行试验,慢慢摸索。2022年8月份,他们采用“赛车式”维修模式,以前需要三天的维修时间,现在仅一天,就完成了装载机变矩器的抢修任务。

  随着队伍越来越“正规化”,各种创新的“小点子”也不断涌现,机械队不断加大鼓励创新的力度,推动港口发展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围绕“十大创新项目”,机械队已取得国家专利12项,完成“五小”创新成果76项,累计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670余万元,为潍坊港区发展助力助威,添砖加瓦。

  每一次微小的改进、每一次科技的闪光,都是机械队员工们心中对港口生产发展梦想的播种与浇灌。在这片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土地上,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更高目标、更极致追求的渴望,像探险家一样勇往直前,不断追寻着前方的宝藏。

  巨石下的种子不死,风雨中的松柏常青,他们面对挑战,从不退缩。在荣誉面前,他们不骄不躁,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将每一次的荣誉作为鞭策,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这正是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集装箱公司机械队的真实写照。

  五年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一次次突破自我,一次次刷新纪录,为港口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每一次的突破都是对梦想的坚守与追求。他们的汗水,正是劳动者们喜迎山东港口成立五周年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