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1至4月经济成绩单公布 主要经济指标加快增长

2024-05-24 08:45:23 来源: 潍坊融媒 作者:

  5月23日,潍坊市统计局公布1至4月经济运行情况。前4个月,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8项指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4%,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7%,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5%。此前,潍坊市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4%,高于预期。数据显示,潍坊市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展现了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工业经济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

  1至4月,潍坊市工业经济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从增长值看,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4%,高于全省平均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

  全市37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83.8%。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增速分别达到25.0%、22.3%、18.5%,正向拉动全市工业增长作用明显。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速13.1%。

  新兴产业投资增势强劲

  1至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3%,制造业投资增长23.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2%,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4.5%。

  新兴产业投资势头猛。1至4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1.5%,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8.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分行业看,战略新兴产业投资中,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338.2%;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5.9%,制造业投资成为战略新兴产业投资中的中坚力量,占比为68.9%。这些投资项目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消费需求稳步释放

  1至4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01.7亿元,同比增长14.7%,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1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1至4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餐饮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46.8%,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6.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商品零售286.5亿元,同比增长13.4%,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4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分类看,1至4月,全市23类零售商品中有19类商品零售额同比正增长。

  外贸进出口趋势向好

  1至4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190.5亿元人民币,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1.4%,稳居全省16地市第3位;比去年同期增长8.2%,增速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03.7亿元,增长5%;进口386.8亿元,增长15.4%。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稳定增长

  截至4月底,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477亿元,同比增长8.7%。全市金融机构实现对400个省市重大、重点项目融资对接全覆盖,今年累计向198个项目授信1260.2亿元,新发放贷款104.9亿元;对53个城市更新项目授信587.6亿元,新发放贷款48.2亿元。继续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前4个月完成融资150.5亿元。积极争取各类央行低成本资金,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推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潍坊落地,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10.6亿元,利率低至2.8%。

  □解读

  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3.5%

  显示先进制造业强市“吸金力”强劲

  1至4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5%,高技术投资同比增长51.5%,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2%,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4%。这一系列数据显示,投资者对先进制造业强市潍坊信心十足。

  4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公示,潍坊市跻身于国家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让这座城市吸引制造业投资更有可持续发展的底气。

  制造业是经济的“压舱石”,是实体经济的主体。1至4月,潍坊市工业经济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制造业正向拉动全市工业增长作用明显。

  从增长值看,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4%,高于全省平均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从行业看,潍坊市37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83.8%。重点行业中,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增速分别达到25.0%、22.3%、18.5%;从装备工业发展看,增加值同比增长5.5%,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速13.1%。

  一个个数据不仅勾勒出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脉络,也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潍坊工业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韧性与活力,显示了企业对潍坊经济的信心。

  东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李继凯对数据进行分析后表示,雄厚的发展基础,健全的工业门类,完善的配套体系,不仅是潍坊制造业的特色,也是潍坊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同时,潍坊制造业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具有一批全国闻名乃至全球知名的工业制造业龙头企业,也有一大批在众多细分行业、领域的隐形冠军,还有一批工业制造业的创新性成长型企业,这种特色鲜明的制造业发展格局让潍坊经济在当前面临内外多种压力的形势下,依然取得了“逆势上扬”的骄人成绩,当然这也是潍坊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信心来源与实力支撑。

  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底”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潍坊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潍坊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布局优势产业,扶持企业发展,以“拼”达“稳”。今年以来,市工信局调整优化监测企业数据库,全市重点监测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到200家以上。建立完善综合监测体系和工业大数据研判体系,每月汇总分析数据,研判当月工业经济走势。深入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推动企业间配套合作。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改造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1至4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2%,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4%。得益于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和先进的智能制造方向引领,日前,潍坊被工信部、财政部列为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如此“含金量”十足的“国家队”选定潍坊,将为全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对此,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杜慧心认为,1至4月工业经济表现亮眼,与潍坊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密不可分。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较快,工业投资稳增长作用凸显。潍坊作为工业大市、制造业大市,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必答题、制胜招,敢担重任、勇挑大梁,提速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扛起了硬担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展现了新作为。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企业之所以对潍坊经济有信心,愿意在潍坊投资,跟潍坊的投资环境密不可分。“无论是政府的服务效能,还是市场化氛围、法治化发展,都是吸引企业来潍坊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杜慧心看来,潍坊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和沃土。

  一份研究报告也佐证了潍坊的营商环境。2023年11月29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合作完成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3》出炉,报告评估了2019至2021年中国内地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营商环境,潍坊位列第9,前10名中的其他9座城市全部为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制造业如何支撑潍坊未来的经济发展?李继凯提了五点建议:加快构建具有潍坊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产业升级;做好制造业发展配套支撑体系建设;做好制造业产业链开放发展文章。

  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8.2%

  彰显开放发展坚定步伐和潜力信心

  据潍坊海关统计,1至4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190.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8.2%。其中,出口803.7亿元,增长5%;进口386.8亿元,增长15.4%。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稳居全省16地市第3位。

  对此,东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李继凯表示,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难能可贵。外贸进出口总值居山东省第3位,再次稳定了潍坊开放型城市的地位,也必将进一步坚定潍坊开放发展、建设开放型城市的信心与底气。

  从统计数据看,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651.6亿元,增长5%,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4.7%;保税物流进出口378.1亿元,增长22.8%,占31.8%。“从潍坊进出口贸易结构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过半,这说明潍坊进出口贸易基础好、韧性强、潜力大。”李继凯分析。

  坚持新旧并重开拓市场。1至4月,潍坊市对东盟、韩国、欧盟分别进出口356.9亿元、123亿元、101.8亿元,分别增长61.5%、1.4倍、1.9%。对东盟、韩国、欧盟、美国四大贸易伙伴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6.8%。李继凯表示:“这说明潍坊对发达国家贸易具有基础稳、实力强、质量高的特点,这种结构利于潍坊市外贸潜力的进一步挖掘与释放。”

  今年来潍坊市坚定不移推动“稳增长”,研究出台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意见,用好“千企百展”和潍坊国际精准采购节等平台,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拓市场,有效拓展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1至4月,潍坊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07.2亿元,增长26.4%,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13.4个百分点。

  从产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占比逾四成。“这从侧面说明了潍坊制造业基础雄厚,也说明了潍坊制造业在未来外贸中的增长潜力。”李继凯表示,他还注意到1至4月潍坊农产品外贸增长9.4%,潍坊农产品具有良好的基础,也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应该充分利用好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国际菜博会等国际合作平台,释放出更大开放空间,挖掘更大外贸潜力。

  要实现潍坊进出口贸易快速、持续发展,李继凯建议从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提升政府多种开放服务水平与范围、鼓励支持外贸企业“抱团出海”、鼓励支持进出口贸易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入手,促进潍坊进出口贸易进一步提质扩量增效。

  “潍坊市外贸进出口质升量稳,一方面体现了潍坊市科技实力强、产品质量高,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潍坊市在推动外贸进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推动外贸稳增长方面的政策措施效果明显,为外贸增长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潍坊市委党校经管部讲师陈亮分析。

  “例如,潍坊市通过建设海外仓共享平台,成立企业走出去联合会,有效拓宽了企业对接海外客商的渠道;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带动了更多传统产业、中小企业组团出海。这些都是非常务实有效的举措。”陈亮说。此外,潍坊市开展的“万人千企大培训”政策宣讲、争创省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激励市、对外开放强县、现代流通强县等工作培育壮大了全市外贸进出口的市场主体。

  “我们可以从发展外贸新业态等方面入手,抓住机会加快研究和开展新型易货贸易,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额。”陈亮建议。

  全市消费品市场活力焕新

  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7%

  今年1至4月份,全市消费品市场支撑消费回升向好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消费需求稳步释放,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消费市场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1至4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01.7亿元,同比增长14.7%,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1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8亿元,同比增长11.2%,消费品市场稳步扩大。

  对此,潍坊市委党校经管部副教授徐国玲表示,当前潍坊市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消费“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主要体现在潍坊市消费品市场结构升级活力增强、市场多元品质提升、新业态拉动新消费等方面。

  数据显示,潍坊市餐饮收入增长较快。从消费形态看,1至4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餐饮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46.8%,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6.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商品零售286.5亿元,同比增长13.4%,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4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33.4个百分点。

  此外,潍坊市商品销售整体保持较好增长态势。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分类看,1至4月,全市23类零售商品中有19类商品零售额同比正增长。主要体现在基本生活类商品持续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石油及制品类商品支撑作用明显、汽车类商品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等四个方面。

  徐国玲表示,今年以来,消费市场向好的数据显示,潍坊市激活消费市场的举措是富有成效的。

  潍坊市深入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强化市县、政企、异业联动,围绕促进汽车、家电、餐饮、电商、老字号等领域消费,开展“潍有尚品”促消费系列专题活动44场,全力打造潍坊特色消费品牌。其中,联合海尔、海信举办的品牌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动海尔家电在潍销售9240万元、同比增长12%,推动海信家电在潍销售5368万元、同比增长23%。

  同时,潍坊市深入挖掘本地消费资源,推动本地老字号在产品文化内涵、外观形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转型升级,在中心城区商超试点设立“老字号”“潍坊特色产品”展柜,拓宽老字号市场销售渠道,有效增加了消费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