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潍坊古梨园,千年文化闪耀熠熠光辉

2024-02-29 10:04: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永莲

  大众网记者 孙永莲 视频 郝玉帅 王辉 潍坊报道

  一口山阳梨,千年文化经。有历史的地方,吃个梨也能吃出文化的味道。

  潍坊昌邑山阳大梨,以果实硕大、皮薄肉脆、汁多液甜享誉全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极品大梨一年的产量只有2500吨左右,以当前的技术很难实现增产,因为全都产自博陆山的千年梨树,这些梨树目前仅有3万余棵,时间最长的已经有近1000年的树龄,难以复制。

  古树被称为“绿色的史书,活着的文物”,潍坊拥有数千年历史,古树不少,但大多已成为风景和祈福求愿的圣地,像博陆山的古梨树这样还在“高龄服役”的不多见。

  这些沧桑古树,从宋代有种植记载,到明代规模种植,再到现代成为“活着的文物”,近千年的岁月里,见证朝代更迭,饱经风霜寒暑,历尽战火纷争,始终屹立不动,开花结果,年复一年,保留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果树,而是被赋予精神内涵,闪烁着光彩绚丽的文化光泽,福泽乡里、镌刻文明。

  卖的不是梨,是千年的文化积淀

  2023年11月,昌邑饮马举办的首届“山阳大梨”竞拍会上,一对大梨拍出了2200元的高价,不少人为之震惊,梨还能拍卖?还能拍出这么高的价格?

  对此,山阳村党总支书记王成敬解释:“我们卖的不是梨,而是传承千年的梨文化。我们的每一棵梨树都有名字和故事,比如去年拍卖的大梨就产自‘千年之约’‘千年梨王’‘千年玉露’这几棵树,这些大梨也自然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文化寓意。”

  在这里,每一棵梨树都有名字,每个名字都有自己的故事。

  “千年梨王”是一棵茌梨树,也是整个梨园的“镇园之树”,树龄约为1000年,历经千年风霜,虽已木质外露、千疮百孔、尽显沧桑,但仍枝繁叶茂、按时开花结果。树上系着一条条祈福红丝带,表达着人们对这棵“千年神树”的敬仰与精神寄托。

  与“千年梨王”紧紧相邻的是“雷击木梨树”,这也是一棵“神树”,相传几百年前,此树曾遭受雷击重创却顽强存活,现在树干部分已基本干枯,靠树皮输送营养,结出的大梨口感绝佳、个头均匀,大小重量差不超过50克,充满了传奇色彩。

  梨园深处有一棵树叫做“八仙聚”,这棵树有八个枝杈。传说当年八仙参加王母娘娘盛会时,路经此地被如雪的梨花吸引过来,落在此树休息,听到了悠扬的琴声,琴音导路,突见梨树丛中一白衣少女在一棵大梨树下抚琴,原是东海麻姑特意安排在此恭候八仙的仙女,八仙见此女长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便赐号“梨花仙子”,八仙休息的梨树也因此得名“八仙聚”。

  园中还有一个梨品种名为“御赐谢花甜”,据史料记载,是乾隆二十三年夏南巡归京时,沿潍河行径博陆山西,口渴难耐,山阳李姓先人奉上该梨,当时季节其他梨都不能食,便问该梨名称,得知无名后乾隆便赐名“谢花甜”。

  无论神话传说还是文人赐名,都给这些千年古梨树赋予了传奇的文化色彩,随着千年梨园一代代流传下来,形成了特定的文化传统,比如:博陆山的山阳梨不论斤卖,论个儿卖,有的还必须要成对卖,这是史上流传下来的规矩,也是山阳大梨独有的个性。

  一棵棵饱经风霜却依然旺盛的老梨树,仿佛一位位穿越千百年的老者,静静地见证历史变迁、沧海桑田,福泽一方百姓。

  喝矿泉水、盖棉被长大的梨

  别看这些老梨树已经千百岁,它们结出的果实却是不可复制的精品。

  博陆山依潍河而起,是潍河的沙石历经万年冲刷形成,后又变质为石英石,属于变质岩山体,主要成分是沙石,不能种植粮食,却是种植瓜果的绝佳之地。

  沙窝又是天然的“过滤器”,雨水、河水通过一层层沙石的过滤,到达地下后就是甘洌甜美的矿泉水。可以说,山阳的大梨是从小喝着“矿泉水”长大的。

  “正宗的山阳大梨并不是摘下来就好吃的,还有一个催熟的窍门,我给起了个名字叫‘沙窝低温(2-8度)储藏催熟技术’,也是先辈们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技术,说白了就是盖棉被催熟。”王成敬介绍。

  山阳大梨平均每个都在1-2斤左右,12月份成熟,但在成熟前,蒂把就可能承受不了重量随时掉落,因此,果农们每年都要在11月甚至10月提前把果实摘下来。摘下来的梨还是青的,口感并不好,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码放在树下,用棉被盖住催熟,一个月以后,就变成了金灿灿的山阳大梨。

  这种催熟方法看似古老,实际上是有科学依据的。用增减棉被控制温度,用增减水量控制湿度,为大梨创造一个和在树上尽可能一样的环境,让其在自然条件下成熟,避免了意外掉落造成的破坏,让本就稀有的大梨尽可能高产。

  “我们曾在参加展会时,请专业人员与其他大品牌进行过对比,无论是口感、品相还是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元素的含量,确实是咱们山阳大梨更胜一筹。”王成敬告诉记者,“究其原因,除了梨树的生长环境优良、管护方法得当外,最主要在于完整保留了千年梨树作为砧木的优良基因,这是其他栽种果木比不了的,这是专家给出的科学依据。”

  为了保护古梨树,也为了保证产梨的品质,山阳村对古树产梨的数量和重量进行了人为干预,比如“千年梨王”,每年最多产200斤梨,“雷击木梨树”每年只能产174-176个梨,这也是山阳大梨产量少、品质高、价格高的原因之一。

  以文化的方式,让文化资源造福百姓

  所有以文化形式保存下来的资源,都必将以新的文化形式发挥新的时代价值。

  山阳古梨园占地2000多亩,内有梨树3万多棵,园中梨树大多数在百年以上,其中树龄超过300年的梨树多达5000多棵,近千年的有10余棵。

  古梨树不能扩种、难以复制,想要发挥价值、造福村民,不能以规模和产量取胜,就要挖掘文化和旅游潜力,把有限的梨资源做成无限的旅游产业,既能保护古树,又能拓展产业优势、增加收入。

  梨花盛开时节,遍地昭苏,满园飘香,美不胜收。梨花象征纯洁无瑕,深受文人墨客青睐,且千年梨树开花更是难得一见,寓意美好。因此,每年4月梨花盛开时,山阳梨园都会游人如织。

  将千年梨园与节会经济、文化旅游相结合,发展“梨文化”特色观光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何尝不是一条好的路径。

  2010年,第一届“山阳梨花节”盛大开幕,洁白繁茂的梨花吸引了数万人前往赏花,也给了山阳村转型的信心。陆续推出“大梨采摘节”“认养梨树,休闲采摘”等特色活动,创新推出梨花水饺、梨花菜系等特色餐饮和“梨花饼”“梨花糕”“梨花奶糖”系列游客伴手礼,逐渐形成“春观花、夏赏绿、秋尝果、冬品树”的旅游模式。

  截至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14届“山阳梨花节”9届“大梨采摘节”,每年“梨花节”接纳游客20万人次,直接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500多人从事旅游服务,旅游门票、餐饮等总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文旅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了水果产业,也让博陆山周边的村庄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为了开发文旅资源,山阳村注册成立文旅企业,依托专业团队对博陆山进行整体保护性开发,依托历史文化、生态资源,打造了梨花飞雪、东篱田园、博陆望远、潍水亲情、霍光路五大旅游板块,建成“朝花晓月”“遗址公园”“牡丹园”“红峡湖”“八卦坛”等20多个景点,博陆山也成为了集自然风光、红色教育、历史古迹、农村习俗、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建成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

  可以说,千年梨园正在以一种更温柔、更富足的方式,回馈这片养育庇护它的土地和人民。

  想象一下,人们来到梨园,沐浴在梨花飘香的“雪海”中,触摸着斑驳苍老的树干,想象着它屹立千年的辛酸,感受着千年文化的熏陶,这是一种直抵心灵的精神净化。身处美轮美奂的自然风景中,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对话、与自己和解,何尝不是一种解放自我的“诗和远方”呢。

  正如王成敬引以为豪的:梨花象征纯洁无瑕,代表着我们山阳村民的淳朴善良,也能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得到心灵洗礼,更加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