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和平城市三周年|集中营里,那些曾照亮侨民生活的“潍县之光”

2024-01-26 10:28: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永莲

  大众网记者 孙永莲 代传仁 潍坊报道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报复美国限制日裔美籍人士在美国本土活动,日本于1942年3月将潍县乐道院改造为西方侨民集中营,先后关押了2000多名外国侨民,其中以欧美人士居多,儿童有327名。在这里,两千多名外国侨民和潍县百姓一起,共同与日本法西斯抗争。

  100多年来,这片土地虽经百年巨变,但国际主义、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的精神内涵始终未变。2021年2月3日,经国际和平城市协会批准,潍坊成功入选“国际和平城市”。

  2024年2月3日,潍坊将迎来成功申创“国际和平城市”3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我们再次走进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去寻找在那个特殊年代,潍县人民帮助、解救被关押侨民的暖心故事。

  “一张铁床”的故事

  集中营时期,日本看守对西方侨民实行严厉看管、强迫劳动。一些大胆的侨民会偷偷将自己的随身物品包好,夹上一张“此物想换多少食品”的字条,趁日本看守不注意时扔出墙外。善良的潍县民众捡到后,会从墙外扔进食物。

2019年,铁床由韩绪庭后人韩崇滨老人捐赠给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

  当时,集中营里传出消息,孩子们缺乏营养急需鸡蛋。潍县一名叫韩绪庭的年轻人东拼西凑淘换了5斤鸡蛋和2.5斤白糖,用长杆挑过高墙电网把东西送了进去。十几分钟后,有侨民从集中营里吊出了一张铁床。这是侨民在自身生命都难以保全的情境下,能拿出来的唯一可以表达感谢的东西。

  “一张铁床”见证了那段历史,也见证了潍县百姓的善良、勇敢。

  “人肉电台”张兴泰父子

  随着战争的持续,集中营里的食物供应日渐减少,侨民们憔悴消瘦、体力枯竭、神情麻木。被关押侨民德位思为与外界取得联系,求助自由出入集中营的掏粪工张兴泰父子。

  张兴泰父子是附近李家庄村的村民,他平时充当“人肉电台”帮助侨民传递消息。有一天,被关押侨民德位思交给张兴泰一封写有集中营内食品药品匮乏情况与募资救助请求的信,张兴泰把信粘在粪桶底下带出去,交给了前任广文中学校长黄乐德。在黄乐德的号召下,潍县百姓与各界人士募集10余万元美元善款,分三批秘密送往中立国瑞士驻青岛代办处艾格外交官手中,再以国际红十字会的名义购买集中营急需的药物和营养品,分批送往集中营。

  1944年6月,集中营里原英美烟草公司销售经理狄兰和原辅仁大学附中教师、美国人恒安石决定策划逃跑时,也是张兴泰托朋友找到了潍县附近的抗日武装组织前来接应,助其成功逃出集中营。

  传奇木匠刘腾云

  刘腾云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潍县城郊梨园村木匠。日本法西斯设立潍县集中营后,经常雇佣一些泥瓦匠、木匠等从事集中营内的零星建设和修缮工作,身为木工的刘腾云和同村的刘书云经常背着木工工具箱到集中营打短工。他与张兴泰父子,分别是集中营内侨民建立的两条对外联络通道的联络人。

  狄兰等人筹划出逃期间,将一些旧衣布料交给刘腾云秘密带出集中营,制作两套中国百姓穿的服装,以便出逃后的活动。刘腾云将服装制作好后,在集中营院墙外扔入营内。后来,狄兰、雷震远等人通过张兴泰联系到潍县抗日武装,穿上刘腾云赶制的衣服成功出逃。逃离集中营后,狄兰和恒安石主要依靠刘腾云向集中营内传递情报。

  木匠刘腾云对集中营侨民的无私帮助,侨民们始终铭记在心。潍县集中营解放后,担任英美烟草公司销售经理的狄兰,将刘腾云安排到天津工作。至此,刘腾云举家前往天津居住。

  “鸭子行动队”解放潍县集中营

  1945年8月17日凌晨,中国人王成汉与参与救援的小组成员们组成“鸭子行动队”,乘飞机从昆明出发,降落在西安机场,而后到达山东潍县,解救被关押的国际侨民。

  在营救小组的努力下,潍县集中营内的国际侨民获得解救。王成汉是营救小组中唯一一个中国人,成为潍县集中营历史的见证者。在潍县期间,王成汉主要的工作是登记外国侨民的姓名、国籍、年龄、性别、居住地等,还担任翻译工作。到达潍县44天之后,“鸭子行动队”与前来接应的美军部队顺利交接,王成汉之后返回四川大学继续学业。

2020年,96岁的王成汉老人亲笔写下的字幅

  2020年,王成汉将珍藏的降落伞绳捐赠给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这是当年跳伞时留下的伞绳,是2015年加拿大的安吉拉送给王成汉的,他保存了70多年。一同捐赠的还有王成汉亲笔写下的“珍视和平,愿世界永无集中营”字幅,如今,这两件物品都陈列在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内。

  二战期间发生在潍县集中营内的这些故事,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携手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不朽见证,也成为中国人民为最终赢得二战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历史贡献的重要篇章。

  到此,潍县与和平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1948年,潍县集中营解放后不久,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历史性转折,夺取全面胜利已经为期不远。为了给全国解放准备干部,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以临沂山东大学为基础,在潍坊市组建华东大学,校址就设在乐道院内。大批干部从各解放区集中到潍坊,在这里,聚集了一大批领导干部和知名专家教授,设有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教育三个临时研究班和两个预科部,9月份正式开学授课,这里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干部。

  从1996年起,潍坊市政府先后投资对原乐道院医院楼,现“十字楼”进行了修缮,建设纪念碑和乐道广场、乐道雕塑,建成展览馆和陈列馆,并对周边河道进行了治理,进行“乐道钟声”景观公园建设,对观众免费开放。2019年,完成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提升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其中包括完成“十字楼”及附近两处平房的修缮保护、硬件提升、安防消防提升改造;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及标志性入口修建。

  2021年,在潍坊全市和各界和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潍坊正式获评“国际和平城市”,成为国内继南京之后的又一座“国际和平城市”。

  据了解,“国际和平城市”是指在特定的城市行政区内,继承城市的和平传统,倡导和平与和解,联合政府、高校、社会团体和城市市民,以和平为城市发展理念,融合历史、记忆、遗迹中的和平元素,通过和平维护、和平创建、和平构建的途径,实现多维度的和平项目创建,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并推动国际和平的一种城市形态。

  潍坊自2021年获评“国际和平城市”以来,始终践行和平使命,对乐道院潍县集中营旧址开展了一系列文物建筑修缮保护、社教宣传、文物征集、历史研究和景区提升工作,在修缮保护好文物的同时,充分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和平文化传播新高地,并启动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为传递和平理念做了大量工作。

  除了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潍坊还有坊子德日建筑群、大英烟公司旧址、胶济铁路等富含和平元素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是呼吁和平的丰碑。如今,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已成为市域内唯一一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珍惜当下,踔厉奋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部分文字、照片素材由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