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孙永莲 潍坊报道
秋风起,满地黄,又到一年收获忙!
9月23日,秋分时节,潍坊在安丘市青云山文化广场盛大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礼赞农民,展成果、亮答卷、庆丰收。
丰收,寓意粮食充足、物资丰盈、百姓安居。最新农情专报显示,目前潍坊夏玉米长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偏好、持平和偏差的比例分别为 72.8%、20.2%、7.0%,与近五年同期相比为82.8%、12.0%、5.2%,大部分地区作物长势良好,秋粮增收已成定局。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从古至今,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农业始终是基础,粮食安全始终是底线,稳产增产、颗粒归仓、手中有粮,人民群众才能心中不慌。
作为山东第一农业大市和以“三个模式”引领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军城市,尤其是在当前大环境波动不稳的情况下,潍坊的丰收显得尤为重要。无论粮食的增产还是农品的增收,都是对经济发展基础的进一步夯实和发展信心的进一步提振。
上半年,潍坊多个“全省第一”
抓好农业生产,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头等大事”。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
今年开年,潍坊全面推进“七个加力突破”拼经济,把“持续做强现代农业”作为拼经济的重要抓手,提出继续拓展创新“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如今,2023年已过半,潍坊的成绩如何?9月22日,记者从刚刚召开的“潍坊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新闻发布会”上获得了一些新数据。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蔬菜总产量、肉蛋奶总产量等指标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夏粮连续三年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2个省级示范片区获批创建,10个市级示范片区启动建设,市级以上示范片区总数达到47个。
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4家,省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达到507家,均居全省第一位。现代农业招商推介会上,签约总投资109.7亿元的现代农业项目20个。2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12家。
“三农”智慧大脑基本建成,在10大农业领域布局数字应用场景150个,推动农业“上网入云”,2家主体入选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新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17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500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镇20个,14个村庄入选省级文化廊道重点村。
有粮食丰产,有产业升级,有数字惠农,也有乡村晋级,潍坊的农业发展可谓各领域“并驾齐驱,全面开花”,既有守底的“盾”,又有冲锋的“矛”,在增粮稳粮的前提下,积极向产业化和数字化领域延伸。
数字折射出潍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强大底气。
产业旺、村民富、村庄美
农村的强大,只有粮食不行,还要有产业。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必须以产业作引领,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潍坊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端地,经过30年的发展,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县市区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品牌产业,包括潍城和寒亭的萝卜、寿光的蔬菜、诸城的肉制品、青州的花卉、昌邑的大姜、临朐的大樱桃……
产业的强大来自企业的强大。自2018年农民日报社推出“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榜单”以来,潍坊上榜数量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4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达到2600亿元,这两个数据都居全省前列。
同时,潍坊还坚持以龙头企业为链主,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前端主攻种业创新,后端抓流通。目前,全市已经形成粮食、畜禽、蔬菜、花卉、苗木、果品、种业、农机八大优势产业集群,其中畜禽、蔬菜、农机全产业链规模都超过了千亿元。
农业产业的崛起必然伴随着乡村的崛起和农民的致富。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也是受益者,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把更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让广大农民群体增收致富,是衡量乡村振兴水平的重要标尺。
在丰收节现场,来自临朐县五井镇五井北庄村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程永岭喜提“潍坊市最美农民”荣誉。他告诉记者,五井北庄村曾经是一个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村庄,近几年通过建设樱桃大棚、成立果蔬合作社、发展电商产业,短短两年从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村民收入也翻倍增长。
潍坊网红书记“小夏书记”也来领奖,“小夏书记”本名夏俊磊,是寒亭区固堤街道北王家码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2017年返乡创业,带领全村因地制宜种植固堤西瓜、瓜茬萝卜等特色农品,打造采摘基地,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目前全市有267个省级美丽乡村,村庄基本实现通户道路硬化,49%的行政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域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文化活动接连不断,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比例达到38.6%,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生态宜居的现代“富春山居图”,在潍坊的农村比比皆是。
“三个模式”如何提升?
“三农”是促发展、稳大局的重要支撑,2023年是我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支撑保障全局大局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
潍坊素有探路、领路的“优秀基因”,曾在特定历史时期突破桎梏,创造出“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引领了中国农业的产业化转型。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三个模式”将如何创新提升呢?今年6月,在潍坊召开的“三个模式”座谈会上,不少专家都给出了建议。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认为,新时代的“三个模式”是包含“诸城模式”“寿光模式”在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潍坊模式”,是实现城乡融合的“三个模式”,要尽快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政策体系,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认为,潍坊应利用“制造强”的优势大力发展智能农机、智慧农机,汇集更多全球顶尖农业科研人才,以“数字技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和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不少专家还提出将县域作为“三个模式”提质的重点突破口,应将县域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以县域全域振兴推进乡村振兴,为全省全国探索更多系统性经验、集成性模式和体制性方案。
面对新的时代背景,潍坊积极转变思路,多年前就开始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在制度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探索突破。
其中,在“诸城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了“股份合作改革”新模式,聚焦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地该怎么用”三大课题,坚持以工兴农、以城带乡、县域统筹、城乡融合,唱好支部建在网格上、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千企兴千社这“股份合作三步曲”,用活市场化机制、深化产业化经营、实施片区化推进,“诸城模式”再次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潍坊还深抓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突破种业“卡点”,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75%,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试点等24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任务,372个村集体收入达到百万元以上;探索形成农产品快速通关、国际农产品质量检测互认等33项制度创新成果,蔬菜的出口量、禽肉的出口货值分别占全国的1/8和1/6。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升级迭代“三个模式”,再造一个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典范”,潍坊正在全力以赴。
潍坊,是一座具有浓厚改革创新基因的城市,也是一座厚植乡村振兴情怀的城市。未来,将继续围绕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探索“潍坊路径”,让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产业更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