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张树林 刘帅 潍坊报道
近日,走进位于临朐县的山东华铝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台套铝合金轻量化车厢及零部件项目建设车间,此前工人加工金属的刺耳声与轰鸣声,逐步被一套套自动化生产线所替代,整洁又安静。碗口粗的铝锭经多道工序挤压成型,最终应用到高铁及汽车中。
“我们华建智能制造中心车间里新上32条生产线,最大的特点是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高,通过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等技术,将智能化贯穿铝型材生产加工的全过程之后,不但生产效率能够提高20%以上,人工成本也可降低25%以上。”山东华铝股份华建智能制造中心总经理张洪亮说,得益于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开始为中车、中集、北汽福田、中国重汽、江淮汽车、宇通汽车、吉利汽车等主机厂批量供货。
图为山东华铝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台套铝合金轻量化车厢及零部件项目建设车间
潍坊作为工业大市,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丰富,企业数转智改需求旺盛、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潍坊市抢抓数字时代风口,把数转智改作为工业提质增效和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变量,着力打造数字强市。“在发展数字经济上加力突破”被列入“七个加力突破”之中,成为潍坊拼经济的重要工作和抓手之一。
“与以往技术革命相比,数转智改科技含量高、系统集成强、实施难度大、资金投入多,是企业面向未来必须办好的一件大事,也是企业立足当下必须突破的一道难关,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比较突出。”潍坊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董胜勇介绍说。
图为福田汽车诸城厂区
数转智改作为工业提质增效和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变量,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政策的配套和扶持。为此,潍坊市突出规划引领形成体系,推动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抓住关键环环相扣推进落实,打出了赋能增效的组合拳。
为构建转改体系,加大对企业引导与支持,潍坊市出台《潍坊市工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通过开展“智能化改造、互联网应用、服务商引育、公共平台搭建、基础项目支撑、生态体系完善”六大攻坚,着力提升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国内领先的工业数转智改发展高地。
图为共达电声生产车间
在推动过程中,该市从需求侧发力,“一县一策”开展企业自动化提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绿色化发展等各类需求摸底调研,梳理数转智改需求企业近千家,目前已征集数转智改需求(第一批)500余项,形成《重点企业数转智改需求清单》,为招引各类服务商参与数转智改提供“靶向标”。从供给侧提服务,面向全社会发布公告征集数转智改服务商,目前已征集包含卡奥斯、浪潮、华为等在内的第一批200家,服务涵盖10个传统优势产业,服务方向包括装备数控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化、产业链平台化等10个业务领域。
盛泰药业6万吨无水葡萄糖库容智能化立体仓库里,AGV小车往来穿梭,机械手自动完成码垛入库,系统随即将数据上传管理层。据企业核算,这项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智能化立体仓储系统运行后,每年节省人工费60万元,减少出入库成本180万元;单位面积仓储量更是普通仓库的6倍,这块增加的面积此前需要250万元的仓储租赁费用,加之机械及设备损耗,一年就能省出过半投资额。
企业从坚持老设备运维到智能生产,源于政府带来“明白人”对关键工序的指导与改进,让传统产业更快搏击到数转智改浪潮中。据潍坊市工信局副局长王得志介绍,为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该市制定工业数转智改入企诊断实施方案,建立形成“市级指导、县级主抓,政策牵引、市场决定,工信搭台、企业唱戏,政企联动、项目落地”的推进路径,重点围绕企业“研、产、销、管”等关键环节,全流程推进数转智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图为浩信机械生产现场
“计划年内实施数转智改入库项目1000个以上,为潍坊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董胜勇说,潍坊计划通过三年持续发力,规上工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由72%提升至80%以上,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由8个增加到15个以上,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字化车间和场景由36个增加到50个以上。潍坊有4153家规上工业企业,初步预计到2025年,全市推动超过4000家规上企业实施数转智改。
值得一提的是,为缓解企业市场订单不足问题,潍坊还推动建设工业好品智慧大卖场,依托全市产业链图谱和工业大数据,全面解析企业实时发布的供需信息,自动为企业匹配、推送上下游企业、产品信息,线上撮合供需对接,创新实现“一网连万企”的潍坊工业好品营销赋能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