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老人张国京缚笤帚近20年,开发荒地每年种高粱

2021-03-19 10:14:16 来源: 潍坊晚报 作者: 刘燕 

  说起笤帚,很多人都不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笤帚的制作原料由原来的高粱穗演变为各种塑料及化纤品,再加上扫地机、吸尘器等产品陆续出现,传统的笤帚逐渐被取代,制作笤帚的工匠也越来越少。3月17日,记者在寒亭区寒亭街道张家院村见到了78岁的张国京。他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缚笤帚手艺,制作笤帚赶集售卖。

  自制工具缚笤帚,剩下的材料做炊帚盖垫等

  17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寒亭区寒亭街道张家院村,走进张国京的农家小院,随处可见缚笤帚的高粱秆,有整理好备用的,也有刚从地里拉回来的。

  张国京正在北屋里缚笤帚,身边摆放着带穗子的高粱秆、剪刀、木头锤子、绳子等各种工具。只见他的身上绑着自制工具,腰上一根木棍,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腰间,另一头绑在一个“丁”字树杈上。绳子中间绕着高粱秆一两圈,腰和腿脚同时使劲,来回转动高粱秆。每转动一圈,用麻绳勒紧,两把高粱秆一捆,隔三四厘米再加一把高粱秆,屡加屡捆,直到全部扎在一起。

  “以前都是按照‘七系笤帚八系耙’,缚成拇指粗细五把或者七把,如今简化了,大都成了五系。”张国京说,缚上几系,用力朝后挒出“凤凰头”,样子美观大方。最后,缚够九道,剪去余枝,削出把尾,做成一把结实光溜的笤帚。

  剪下的材料也不能浪费,高粱穗用来做炊帚,高粱秆用来做盖垫和小箅子。这些老手艺做出来的东西,不仅美观而且结实耐用,在农村广泛使用。

  “缚笤帚前,要先把带着高粱穗的高粱秆用开水浸泡10分钟,使它软化,然后再绑,这样更容易有形。”张国京说,制作笤帚的高粱秆是专门的品种,骨节短穗长,秸秆洁白光滑有筋骨。秋天时将带着高粱穗的高粱秆拉回来,一把一把捆好,吊在房檐下,必须吊中间,坠两头,保持弯曲度,给后期的捆扎和笤帚形状打好基础。

  缚一把笤帚需要40分钟,一天最多能缚十把

  张国京的家里有一台电子秤,是专门用来称笤帚的。“一把笤帚需要约0.6公斤原料,缚完后重约0.45公斤,干得时间久了,估量着就差不多,有时拿不准也需要称一称。”张国京说,缚一把笤帚前前后后需要40分钟,他一天最多能缚10把。

  笤帚缚得多了,张国京就拿到集市上销售,一把笤帚卖15元,炊帚4元,小箅子3元。由于腿脚不好,不方便出远门,他只赶家门口的张家院集,一集下来能挣三五十元,赶上买卖好能挣七八十元。“过年前后卖得比较好,一集能卖10把笤帚,炊帚和小箅子卖得也不少。”张国京说,除了赶集,他还代加工,附近村子里谁家收了高粱秆,需要做个笤帚、炊帚的,就找他加工。

  每年高粱丰收后,张国京就开始缚笤帚、赶集,一直能持续到第二年清明节前后。家里的高粱秆用完了,就收购附近村民的高粱秆,一年到头,他以缚笤帚、赶集为主。“现在使用笤帚、炊帚的人越来越少,平常一集也就卖个三五把,主要是老年人买,也有些结婚的来集上找笤帚。”张国京说,在寒亭区的农村,结婚时有扔扫炕笤帚的传统,新人入洞房前,男方找一个属相相合的男士,将一把崭新的笤帚扔到屋顶上,如果笤帚把朝下预示着生男孩,笤帚把朝上则生女孩。虽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这个习俗保留至今。

  赶集时边看边学习 2004年开始卖笤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国京曾在原寒亭区食品站工作过五年,之后一直在家务农,种着6亩地,家里虽算不上富裕,但也能维持基本生活。闲暇之余,张国京常去赶集,看到不少卖笤帚的在现场缚笤帚,他就蹲在一边看,边看边问,慢慢掌握了缚笤帚的技巧,技术也逐渐娴熟。

  2004年,张国京正式赶集卖笤帚,捡来的高粱秆不够用,他就在自家地里种起了高粱。春种秋收,每年中秋节开始收高粱,高粱穗剪下来晒干出粒后卖掉。“一亩半高粱可以收75公斤粒子,能卖300元钱。”张国京说,那时他种了一亩半的高粱,除了粒子,都留着缚笤帚用。

  2013年,村里的土地进行土地流转,张国京家的6亩地都流转出去,他就开发了3亩荒地,一半种高粱,一半种花生、豆子、地瓜等农作物。“种高粱主要还是为了缚笤帚,五谷杂粮就用于日常生活了。”张国京说。

  缚笤帚已成为情结 手艺好却没人愿学

  现在市面上各种机器制的扫帚多种多样,手工笤帚用量锐减,而张国京仍舍不得丢下老手艺。对他来说,缚笤帚早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一种情结,被结结实实地缚在笤帚里。也正因为技艺精湛,不少老主顾找他买笤帚。“在农村还是笤帚好用,扫得既干净又利索,我们一直用着这个。”张国京说。

  传统的笤帚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结实耐用。唯一遗憾的是,现在会这种手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张国京的儿女早已成家,十分孝顺,都有自己的事业,没有人愿意跟着他缚笤帚,村里的年轻人对这门手艺也都不感兴趣。

  “现在会缚笤帚的人不多了,我们附近这几个村子里,应该还有两三个会缚的,以后会越来越少。”张国京说,希望有人能来学缚笤帚,把这种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