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文化发展 政策人才不能少

2015-03-01 09:07:00    作者:李楠 王来臣 邓永杰 贾慧 刘燕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文化发展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是城市文明的靓丽名片。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发展,2月28日,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对文物保护、传统文化教育、文化人才培训、乡村文化旅游、

  文化发展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是城市文明的靓丽名片。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发展,2月28日,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对文物保护、传统文化教育、文化人才培训、乡村文化旅游、城市雕塑规划建设、画都学术建设、让书法走进校园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从扶持政策和人才培训等方面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发展。

  王瑞霞代表

  培养文物工作人才

  观点: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各种新挑战,首先是人才问题,文物工作从业人员非常少,各高校培养的人才也很少,到基层工作的人才就更少了。加之现在各单位都在缩减人员编制,使得人才的数量受到诸多限制。其次,在经费问题上,文物保护项目的经费筹集,主要通过政府采购或者招标这种方式,但是文物保护工作有自身的规律和方法,通过政府采购或招标这种方式会遇到一系列新问题,浪费很多时间。

  建议:首先,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各级政府要重视对现有在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培训。文物行政部门可以通过和高校联合,组织培训班,把现有的从业人员送入培训班学习,培养专业的人才。同时,鼓励在职人员自主学习,提倡现有人员攻读在职研究生,单位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其次,文物管理经费的使用,政府要适应文物工作的规律,把相关政策细化、分解,针对文物保护工作出台一些有关采购和招标的相应政策和可行措施,更好的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

  臧延琪代表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观点:从全市来看,青少年崇尚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对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前,我市青少年教育虽然强调了素质教育,但更多倾向于知识、技能水平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提高,传统文化的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美德故事的讲读,大多停留在口头上的传教,缺少主题和系统性,没有足够的影响面。

  建议:设立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因地制宜,在课程中专门安排课时,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课,把《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化书籍导入到日常教学中,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大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份量,培养其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编制特色传统文化教材。建议相关部门组织力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编制一套易学易懂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增强传统文化师资力量。大力开发、创作和推广传统文化题材的儿歌、动漫作品等,以使少年儿童的心灵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浇灌。

  王慧代表

  文化馆应多搞培训

  观点:我市各文化馆馆内一般设有高档综合展厅、多功能厅(排练、讲座为主)、音乐培训中心、古琴培训中心、舞蹈培训中心、文艺创作辅导中心、美术书法辅导中心、摄影辅导中心、曲艺培训教室、非遗传承培训基地、视听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室外宣传长廊等培训活动场所。为使文化馆能让更多的群众受益,文化馆应免费开放并举办文化艺术类培训活动,举办各类讲座、各类展览宣传、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基层文化干部业务辅导、民间文化传承活动等。

  建议:文化馆应加大培训、辅导力度,培养各类艺术人才。制定具体的培训、辅导计划,安排好培训场次、内容、时间,利用馆内设施,常年办班,免费开放时间每天不低于7小时。文化馆的业务人员每年至少用2个月的时间在社区联系点上指导、辅导、培训各类文艺骨干。如:举办广场舞辅导员培训、合唱指挥培训、书法绘画培训班等,每年举办文化站长培训班3期,编印文艺演唱材料2期下发到文化站和社区。

  王忠奎代表

  扶持乡村旅游发展

  观点: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加快乡村旅游新发展,是适应旅游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勇于引领新常态、努力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建议:首先,要加大政府主导和政策扶持力度。鉴于我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基础较好,目前尚处于大发展的初级阶段,当务之急是加大政府主导和政策扶持的力度,科学引导,强力推动,规范发展。其次,还要积极推进全市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结合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逐步搭建起较为完善的智慧旅游平台,提高线上线下宣传营销能力,为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信息保障。同时,要做好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做好旅游开发与农林牧副渔深度融合。

  张崇高委员

  规划建设城市雕塑

  观点:城市雕塑是城市品质的象征,是记录城市历史的独特画卷。我市的城市雕塑规划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不乏优秀雕塑作品,但总体来说,我市城市雕塑规划建设还存在数量偏少、层次质量不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市雕塑作品设计方案的征集,根据规划,把纪念性、主题性、标志性、装饰性、实用性、陈设性等类型有机结合,以征集到高水平的设计作品。在市人民广场、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白浪河两岸等合适位置,建立潍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园或群雕长廊,在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增加郑板桥人物塑像,同时也可在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建立以郑板桥为主题的雕塑园。对我市著名雕塑家陈修林先生多年创作的500座铜雕罗汉、500座石雕罗汉,在有关部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尽早为这批作品安排永久归宿地,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加强对城市雕塑的宣传、保护和管理。

  王居明委员

  整合书画学术资源

  观点:我市被中国画学会命名为中国画都之后,又多了一张亮丽的名片,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但目前人们更多的是看到了我市书画市场的繁荣,却忽略了潍坊书画艺术的学术实力,因此,整理挖掘潍坊书画艺术的学术资源,加大对潍坊书画艺术学术成果的扩大和宣传,使潍坊书画艺术的学术得以健康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建议:协调相关部门组织成立中国画都学术建设机构,或委派相关机构或组织承担此项任务,挖掘整理潍坊的书画艺术学术资源,如整理编辑出版《潍坊美术发展史》等,抢救性地保存,记录潍坊美术的发展史料,为中国画都的学术建设奠定基础;建立有效的机制,鼓励潍坊书画艺术的学术建设;组织策划有学术品位、有战略规划的学术活动、展览,在全国巡展,扩大中国画都的学术影响;重视对“潍坊同志画社”的研究和推广,使之与“潍坊画派”的推广有机结合起来,让中国画都潍坊的学术建设落到实处。

  刘棣俭委员

  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观点:近年来,我市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但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基层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太少,有些基层干部对文化建设意识较为薄弱,文化精品市场化程度太低,文化品牌影响力仍需增强。

  建议:加快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大力提升文艺精品市场化水平;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能力;积极挖掘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增强文化品牌影响力;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多渠道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多元供给机制、反馈和评估机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明确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的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积极培育微观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社会组织,推进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

  刘晓清委员

  传统书法走进课堂

  观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书法教育的实用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目前各级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却难觅书法的身影。近几年,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也较以往有了更大的进步,科目类别充足,但书法教育仍然缺失。

  建议:让传统书法走进学校,建议每周给学生们上两次书法课。由于许多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老师,因此可让学校的美术老师代教,或者发动文化志愿者里的书法老师们教课。同时,可以多举办书法展览和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书法进校园,才能促进书法学习的常态化,让学生领悟书法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书法学习陶冶情操,养成沉着镇静的心态和良好的学习品质,也更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王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