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阻爱心教学 潍坊学院签约盲校

2013-05-16 17:36:00    作者:范素娟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盲校志愿

    大众网潍坊5月16日讯(记者 范素娟 通讯员 王秀慧)每周六上午七点半,在别人还趁着周末贪睡时, 潍坊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1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就早早的坐上了去潍坊盲校的公交车——每周这个时候,去潍坊盲校义务教课已经成了他们的必备功课。而这份爱心教学之旅,他们已经坚持了近一年的时间。日前,这份志愿服务更得到了两方校领导的称赞和支持——在潍坊盲校领导的建议下,我们双方签订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协议,志愿队的队员正式成为盲校的义务老师,在每周末负责给盲校的孩子们辅导功课。”

风雨无阻 志愿者每周六盲校准时“报到”

  从潍坊学院到盲校,距离不算近,中间需要倒一次车,路上要花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不过,这并没有妨碍到队员们的热情。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志愿队每周都会安排十名同学对盲校的学生们进行辅导。

  早上8:40,志愿者们准时到达了目的地,盲校的学生们早已安静的等在教室里。轻车熟路的找到自己辅导的对象,一天的志愿教学便开始了。对于盲校的孩子来说,学习数学公式无疑是一件头疼的事。“因为盲文的特殊性,往往一个简单地公式,翻译成盲文之后,就会变得很长。”潍坊盲校的副校长嵇敏先介绍,“所以,孩子们学习时,记住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造成一定学习困难。”数学正是这群志愿者的强项:摊开厚厚的盲文书,旁边放一本普通课本,志愿者拉着盲校学生的手,耐心讲解。

  今年刚上大一的小王加入志愿队以来,就跟盲校结下了不解之缘。课间休息时,她的“学生”赵亮(化名)对周边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手上拿的是手机吗?它能不能录音?能不能照相?听收音机可以吗?”因为看不见,赵亮把手机紧贴到自己的脸上,凭着感觉滑动着触摸屏,小王就在旁边耐心讲解。“鼠标是长什么样的?电脑上都有什么?是不是用手点两下就能操作?”看得出,赵亮对电子产品十分感兴趣。而小王就把自己知道的,用简单能懂得语言给赵亮描述着。

  潍坊盲校副校长嵇敏先告诉记者,学校里共有学生115人。“我们这边是小班教学,每个班大概有8到10人,而他们大部分来自潍坊各县市区,平时就住在学校里。”嵇敏先说,“周末的时候,孩子们一般都会比较无聊,志愿者们的到来,对孩子们来说称得上雪中送炭。”

获得肯定 盲校主动与志愿者签协议

    潍坊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1+1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周鹏告诉记者,一年前,他们学院成立了这个志愿服务队,“取名‘1+1’,一个是跟我们学院主要学习数学有关系,再者,还立意为‘爱+爱’,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做一些对社会有影响的好事。”周鹏说,志愿队成立以来,队员们干了不少“大事”。 “我们利用休息日和假期去敬老院里照顾老人,到博物馆里义务讲解,甚至远赴甘肃支教……而到盲校志愿教学,是他们的定期活动。

  记者了解到,经过近一年的志愿活动,盲校的孩子们与大学生志愿者们产生了浓厚的感情,盲校的领导也萌生了与潍坊学院签订协议,让志愿者们长期来校志愿教课的想法。“我们跟潍坊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领导一提,立即得到了响应。所以,打算签个协议书,把这种关系长期维持下去。”嵇敏先说。

  日前,潍坊学院团委书记徐加金和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郑栋鹏特地赶到潍坊盲校,与盲校领导签订了一份协议书,以确保志愿服务长期有效进行下去。

  郑栋鹏说,“1+1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在盲校的一对一志愿辅导互动已开展了快一年时间,但仍有许多改善的地方。“希望以后这项志愿活动能长期、更好地办下去,真真正正地帮助到盲童们。而嵇敏先则表示,大学生们与孩子们, 因为都是学生,交流沟通显得更顺畅,“平常他们还帮着孩子们网购些物品,修个收音机什么的,自从他们来校志愿服务以后,我感觉孩子们生活丰富了不少。”

  采访中,一位盲校的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刚开始并不以为老师们会进行长期辅导,可是快一年过去了,每周六他们都准时出现在学校里,“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因为喜欢、因为与他们相处有发自内心的感动,所以就来了。”当记者询问是什么动力让他们坚持每周必来时,一位志愿者这样回答。

 

 

 

王晓
潍坊新闻 · 聚焦 · 娱乐 · 社会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网潍坊频道(http://weifang.dzwww.com),拨打新闻热线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新浪微博(@潍坊大众网)提供新闻线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