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潍坊寒亭区的做法值得学习!

2024-05-11 14:33: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溯

  大众网记者 李溯 潍坊报道

  寒亭区以构建“智慧校园”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级教育云平台优质资源,积极打造智慧课堂新生态,助力学生减负增效,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内涵式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

  建设“三室一馆一中心”,夯实数字教育发展新基座

  寒亭区以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山东省学校创客空间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校构建“智慧校园”为抓手,通过有效实施政府惠民实事项目,近年来,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所有区直学校和街道中心校录播教室、数字化实验室、创客教室(简称“三室”)建设项目,升级学校图书馆图书登记借阅系统,建成寒亭区未来教育体验中心。同时,拓展区域教育网络带宽,实现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探索“5G+教育”发展新模式,持续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数字教育发展新基座。

寒亭区未来教育体验中心“木工坊”

  构建区域一体化大平台,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022至2023年,两年累计投入700余万元,建成寒亭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全面实现与国家、省、市平台互联,涵盖管理、教学、学习、测评及课后服务等核心教育教学业务,构建区域教育优质资源库,从根本上解决校际间资源匹配不均衡、应用分散无法统一管理的难题,全面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通过自主化平台的应用,全区优秀活动成果、中小学优质课例等典型材料实现全网展播,其影响力和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与科大讯飞合作,引进“火花学院”,为全区小初高三学段教师配置C30智能教学终端,提供给教师更多的优质备授课电子资源。开展“新型智慧课堂”评选活动,以赛促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大力推动新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发挥典型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全面促进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寒亭区智慧教育云平台首页

  建设“专递”课堂,充分发挥名优师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专递”课堂建设工程,实现全区中小学校“专递课堂”全覆盖。根据学校不同优势和各自需求,结成帮扶对象,提前发布课题公告,统筹形成全学期规划安排一览表,按时有序推进。通过网络连线同步上课的形式,将区域内优质学校的品质课堂资源面对面传递到街道薄弱学校,让孩子们共享优课盛宴,努力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大课堂。研究制定长效运行机制,组织开展“专递”课堂公开展示课评比活动,推动“专递”课堂常态化深入应用。截至2023年11月,共计开展公开展示课330余节,全面实现优质课堂校校普及。

寒亭区“专递课堂”主讲端应用场景

  采用“智笔模式”,探索实现精准教学的实践路径

  以初中数学学科为试点,为所有初中数学教师配备智能笔,为所有初中学生印发带有点阵技术的智能作业本,在不改变学生书写习惯和教师批阅习惯的前提下,实现学生作业学情数据伴随式采集、智能化分析、个性化指导。

  通过采用“智笔模式”,实现了作业管理透明化。截至2023年11月,全区数学学科教师累计批阅试题143万余题次,平均批阅率75%。实现了课堂教学高效化。基于学情数据采集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针对重点难点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实现了学科教研精细化。区教研员和各学科组教师能够获取整个区域知识点掌握情况,为日常教科研活动提供了数据支撑。实现了学生学习个性化。学生可以通过学情分析了解自己的薄弱点,利用个性化错题集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练习,区域内已经形成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实践路径。

智笔系统课堂讲评模式应用场景

  成效及启示

  “寒亭区在大数据背景下探索精准教学的实践路径”获2023年山东省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优秀案例。“齐鲁晚报”“山东教育”“潍坊教育”等媒体平台纷纷进行宣传报道,省市各级专家多次莅临寒亭区参观指导智笔课堂应用情况。2023年全区中小学师生获国家、省、市级信息化和创新教育类竞赛活动证书200余项。寒亭区将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深度挖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潜力,推动构建新型教与学关系,打造区域内教育特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