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金教育碎思(317)——日本之行话教育之规则意识

2017-02-17 09:37:00    作者:武际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在赴日本前两天,也就是1月29日,国内发生了老虎咬人事件。一游客违规逃票爬过动物园围墙后被老虎撕咬致死,因起了一场关于规则意识的大讨论。

  在赴日本前两天,也就是1月29日,国内发生了老虎咬人事件。一游客违规逃票爬过动物园围墙后被老虎撕咬致死,因起了一场关于规则意识的大讨论。

  在日本考察期间,我也特别关注了日本人的规则意识。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在日本也出现过狮子咬人的事件。这说起来还要追溯到四十年前,一对新婚夫妇到野生动物园去看动物。当车子进入放养的狮虎区时,这对夫妇看到有六头狮子在草丛里嬉闹玩耍,看起来很是温柔,场面非常和谐。他们被这样的场景吸引住了,忘记了身处危险境地。于是,新娘下车了。可当她下车后,刚刚还温顺悠然的狮子们立刻性情大变,恢复了原有的野性,对新娘发起了攻击,并试图将她叼走。就在这时,车内的新郎大喝一声,跳下车向着狮子猛扑过去,狮子被惊吓后丢下新娘逃窜,新娘因此获救,只是受了伤。

  这个事件无人丧命,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在国内,一般是暂时关停动物园,由园方拿出整顿处理意见,然后与受伤方协商解决办法,等等。然而,在日本,他们的处理方式出人意料:一是动物园的态度毫无自我反省之意,还振振有词说:“再三提醒注意不要到车外去。也配置了监视人员,但就是不守规则,还能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开园以来首次发生事故,真是太遗憾了”;二是当时的《朝日新闻》报道此事时,对园方发言人的态度竟然用了“悲愤慷慨”四个字,看出新闻媒体也有自己的态度;三是警方介入后,传讯的对象不是动物园管理方,也不是新娘,而是在众人眼中勇敢果断的新郎,要追究新郎的法律责任,其理由是他与新娘同乘一车,在新娘出现误判的时候,他有提醒的责任。

  呵呵,这就是日本人的处理方式,我们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国内处理类似问题的方式,总是把受伤害方当做弱势,而没有意识到事件本身对动物园方面造成的伤害。这样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就是对规则的漠视。正因为四十年前的狮子伤人事件强化了日本人的规则意识,之后的日本再没有出现过类似动物伤人的事件。然而回头看看国内却恰恰相反,老虎伤人事件频繁发生,问题出在哪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让我想起发生在日本人身上的另一件事情。2004年有一个叫香田证生的日本年轻人,他没有听从政府的劝告,执意来到战火中的伊拉克旅行,结果被恐怖分子绑架。虽经政府多方营救,但仍没有挽救回香田的生命,被恐怖分子残忍地杀害了。消息传回日本,一部分日本人就给香田的家人打电话,指责香田不守规矩,给政府添了麻烦。在舆论压力下,香田的家人不得不向政府和公众道歉。而在恐怖分子公布的一段录像中,香田对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说:“对不起,小泉先生,我给您添麻烦了。”

  从上面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在日本,如果不守规矩,就会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正式因为人们有很强的规则意识,像中国一样的入园收费,在日本却没有翻墙逃票者,由此看来,有的人在指责之所以逃票是国内动物园收费或收费过高导致,以此为引子宣泄着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然而,这些人可能没有想到,行人过斑马线是不收费的,但往往还有人跨越马路隔离护栏,不走斑马线,导致受伤甚至送命。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日本人是怎样面对交通规则的。

  在国内就有人经常提到日本交通如何如何有秩序,也只是耳闻,本次来日本却又亲眼目睹了日本人对规则的敬畏。

  前面谈到,本次到日本考察我自己开发了一个“额外项目”,那就是到酒店对面的一所小学“突击探访”。学校在马路对面,需要穿过马路才能到达校门口,过程中要通过两个红绿灯。刚想通过的当口,我突发奇想:何不在这里观察一下日本人的交通秩序呢?于是,就静静地站在那里做起了“观察员”。10分钟左右,我看到了:没有一个人闯红灯,虽然路面上车辆很少;红灯一亮,所有的车辆距离路口十几米外就停车等候绿灯,车与车之间的距离都在五米左右;没有听到一次汽车喇叭鸣叫;马路上没有警察,更没有协管员;看着人与车穿来走去,却听不到任何嘈杂之声,与空旷的野外没什么两样。

  这就是规则,每个人都在遵守。说实话,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教育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但那些只是口头上的知识传授,孩子们可以答一张令人满意的试卷,却做不到现实中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为什么?不是中国人做不到,而是大家都被“从众”了。遵守规则的少数人被带进了违反规则的“大部队”,知道规则的孩子被成年人带进了“盲区”,而这些“异教”不是来自学校,而是家庭和社会,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推进家长教育和家校合育,打造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框架的根由所在。

  如若再蔑视规则而不知悔改,未来的老虎还会吞噬当下的孩子们。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相关新闻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