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金教育碎思(224)——走进“武训祠”

2016-11-15 11:16:00    作者:武际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应师兄郭建伟先生之约,周六上午为聊城冠县一千多位教育同仁汇报了家校合育的清平之路。中午用餐时,师兄向我推荐了一个去处。本来呢,想下午休息一下,再赶往菏泽东明联谊学校,没有外出参观的打算。不过,当师兄道出这个去处的名字时,就立时眼前一亮,为之一振,兴趣大增,这个目标点名字叫“武训祠”。

  应师兄郭建伟先生之约,周六上午为聊城冠县一千多位教育同仁汇报了家校合育的清平之路。中午用餐时,师兄向我推荐了一个去处。本来呢,想下午休息一下,再赶往菏泽东明联谊学校,没有外出参观的打算。不过,当师兄道出这个去处的名字时,就立时眼前一亮,为之一振,兴趣大增,这个目标点名字叫“武训祠”。

  为什么会有这样360度大转弯?

  一是因为这个祠堂的主人是武训,天下武姓是一家,这个去处与我突然发生了关联,确切的说,与我们武姓有关,这里面可有深深的家族观念在作祟,这样的情形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本来对某事物不怎么感兴趣,但因为与自身建立了连接,情趣就会发生大的变化。就拿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校长讲故事”这个环节来讲,每周故事的由头一定来自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而且这些人和事都与清平人密切相关。这样的故事,才会吸引孩子们认真听,入脑想,甚至有的孩子期盼着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当然是正面教育的故事了。正因为人有这样感知事物的规律,导引我从不感兴趣到迫不及待。

  二是因为这个祠堂跟教育有关。武训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以乞丐身份创办义学的人,被载入正史,誉为“千古奇丐”。作为教育者,遇到这样的教育奇人怎能不前去“拜望”?

  于是,成行!

  路上,上网问“度娘”武训祠简介,来个先睹为快,也为了有个深入了解的铺垫和准备。网络上是这样描述的:武训祠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柳林镇。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始建于1899年,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千古奇丐”武训而建。肇建者为武训的账房先生武茂林,仅三间。1937年何思源主持重建如现规模,1989年再次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院内松柏森森,墙外杨柳依依,一道清清小河环绕院外,称为“武河”。整个祠堂环境清新,十分可人。

  大体了解完初貌,乘坐的车也已经停在了武训祠大门前停车场,下车,怀着敬畏之心走进了这个“十分可人”的院落。

  随着现场证物的呈现和讲解员的讲解,武训先生的高大形象也逐渐在我的脑海中清晰起来。武训生于1838年12月5日(道光十八年),祖籍山东堂邑县,也就是现在的冠县柳林镇武家庄,家境贫寒。原名武七,后清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之意,替他改名武训。武训7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乞讨为生。他渴望上学,但因当地没有义学堂,贫困人家又上不起私塾,最终求学不得。14岁后,到富家户当佣工,三年未支取工钱。直至母亲患病,起意到雇主那里讨要工钱,雇主却欺其是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三年工钱已支完,并还有亏欠。武训力争,反被诬为“讹赖”,遭到富户家丁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在村外破庙里蒙头大睡三日。自此,他突然彻悟,认识到文盲的后果,决心以乞讨之法兴办义学,立志“修个义学为贫寒”,让像他一样的孩子不再重蹈覆辙。自此以后,他就开始了乞讨生活,把行乞得来的衣服、物品、食物等变卖为钱币,有时还在市井间卖艺取悦他人赚取赏钱,而他自己却省吃简穿,积蓄创办义学所需资金。1888年与杨树坊在堂邑柳林镇创办崇贤义塾,1889年与了征和尚在馆陶杨二庄创办义塾,1896年又与会门首领施善政在临清镇创办义塾。1896年武训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学后,遵遗嘱薄棺简葬于柳林祟贤义塾东侧。

  因武训先生的义举,清廷封其为“义学正”,赐给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准予建立牌坊。其兴办义学的精神广为后人敬仰效仿,死后山东巡抚袁树勋奏准“宣付国史馆立传”,建忠义专祠。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

  聆听武训先生生平,品味“千古奇丐”的业绩,不由得心生敬仰,而不仅仅是之前走进这个院落时的那种敬畏之情。就在最后走进义学堂的那一刻,有一个词脱口而出——平民教育。这与陶行知先生倡导并践行的平民教育不是如出一辙吗?我把这个疑问马上抛给了讲解员,她给了我一个应然的答复。

  我的“心结”终于解开了。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而他的平民教育情节与武训先生对他的影响密切相关。陶行知先生曾写诗颂武训:“朝朝暮暮,快快乐乐。一生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公无靠背,朋友无多。未受教育,状元盖过。”可以看出陶行知对武训先生的高度评价。陶行知先生就是通过研究武训、歌颂武训为中国平民教育而奔走呼吁、不懈努力。

  在离开武训祠的路上,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这两个词一直在脑海中闪来闪去,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今天了解的武训先生,令人敬佩!富人做慈善捐资办学堂令人赞赏,陶行知先生兴办乡村平民教育让人赞叹,而一个乞丐身份的武训创办针对平民教育的义学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在我的朋友圈中,也有两个人让我有如此的感受,一位是倪震,一位是金希,他们都是盲人。为什么这样的敬佩他们呢?因为他们做出了让我感到大吃一惊的事。要想了解他们到底做了什么,明天我们接着聊。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