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让自己身处懂你的人群中(二)

2016-06-30 10:42:00    作者:武际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那么,是不是这一规律就不能打破呢?当然不是!怎么打破呢?不妨试用一下心理学上的从众效应,打破这种常态,推动团队建设走向更优化。

  那么,是不是这一规律就不能打破呢?当然不是!怎么打破呢?不妨试用一下心理学上的从众效应,打破这种常态,推动团队建设走向更优化。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工作中,就要想办法推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家风,扩展带跑的20%,带动中立的60%,影响后进的20%。当整个团队的正气树立起来,歪风邪气就会被打压下去,后20%就会“缩水”,于是,团队发展与优化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

  谈到“二八定律”,不得不谈谈我们现在掉进的那个评价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怪圈”。先来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谁应有教育评价权?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干部群众、社会专业机构、教育专家、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等。

  第二个问题:谁有能力评价教育?这就需要经过筛选了。之前看过一个案例,是关于村居民主管理权下放的。案例涉及到一个山村,有投资商要在山上建设风力发电厂,会给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和发现空间。然而,村委会为了推进民主治村,就把决定权下放给了全体村民。问题来了,由于村民不了解风力发电基本知识,错误的将风力发电厂等同于普通煤电厂,基于环境污染考虑,大部分人投了反对票,最终项目“下马”,投资商更换了其他地方进行投资,当地失去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这就是盲目民主带来的后果。

  教育评价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评价主体还没有评价教育的能力,不懂得教育规律和教育常识,那就是外行人评价内行人了。如果要把评价权交给特定群体,也应该遵循“二八”规律,评价的“指挥棒”应该掌握在这个群体的前20%或前80%那里,而不是要看后面20%的“脸色”,因此,80%就是一个评价满意度的“分水岭”,而不是100%,那反而不正常,因为它违反规律。

  学校教育,还是要多问问专业评价机构、教育专家,也要多问问身处其中的老师和学生,他们的融入感、存在感、安全感、快乐感、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指标。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