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峡山区立足自身生态优势,着眼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构建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为龙头的“1+5·科技+产业+人才+服务”一体化园区,在现代高端农业方面持续发力,并向预制菜产业、现代农业冷链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支撑产业拓展延伸,用心打好“平台+人才+合作”三张牌,优化产业布局,夯实现代农业根基,推动产才融合向深向好发展。
产才共融,平台是“强基”牌。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是世界顶尖农业专家和人才的摇篮,是北京大学在京外设立的首个高端农业类新型研发机构,占地300亩,7.1万平方米,于2021年7月在潍坊市峡山经济开发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可容纳500人的科研综合楼、接待中心、会议中心、餐饮中心、高级专家公寓、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等,峡山区根据研究院发展需要落实418亩实验基地及916亩计划投入试验田,建成10000平方米大棚、5000平方米智能温室、冷冻电镜室、质谱室、细胞间、26间人工气候室,配备透射电镜、全套质谱分析系统、聚焦显微镜等先进仪器设备2360台,设备总值已超2亿元。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挂牌运行,潍坊市油料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瓜类作物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省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各类平台载体不断崛起,为筑高生态秀美的梧桐树、激发现代农业创新活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产才共融,人才是“关键”牌。峡山区创新引才方式,多渠道开展人才招引行动,用心完成北大农研院和专家人才的“双向奔赴”。短短三年,研究院高速度高标准汇聚国内外尖端人才、科研人员400余人,组建PI团队近30人,其中院士、国家级重点人才、省市级重点人才多达20人,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龄30岁,能吃苦、肯钻研、有干劲、出成效的高层次人才科研团队。研究院致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在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抗除草剂玉米与大豆间作创新洁田模式、近十种经济蔬菜瓜果品种选育、首创1套处于国际前沿水平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技术等多项科研技术集中攻坚,已申请多项国际国内专利(1项获美国授权),取得1亩地产出玉米1亩和大豆0.81亩的突破性进展,未来产业化推广将有望扭转我国大豆与玉米依赖进口的紧张状况,为研究院续接攻坚“卡脖子”技术、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产才共融,合作是“升级”牌。峡山区利用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基础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做共建校地平台、组建培训基地、加强人才交流,优化合作模式,为人才“牵线搭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是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主办“双院士”赋能农业创新发展讲座、第四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专题峰会、中国(潍坊)现代农业领峰者大会、生物育种前沿成果宣介会、前沿分子育种技术研讨会、中国遗传学会基因组编辑分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等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从现代农业栽培、育种、抗病到智慧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管理等全链式研讨交流,为拓展“三个模式”建设,提供农业战略咨询和技术支持。二是探索建立产才合作机制。峡山区新和盛飨食集团与日冷食品集团、海尔水滴工坊合资成立中民康成食联(山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年产30万吨的预制菜科创产业园,计划培育3-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预制菜生产企业,带动30-50家优质农产品种养基地发展,并借助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科研与人才优势,打造“四不像”的高端预制菜产业研究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创业创新活力,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重点升级校地合作模式。促进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与山东农业大学、潍坊理工学院、潍坊峡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企业签订人才、科技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三方产学研合作模式,将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未来,峡山区将继续依托“1+5·科技+产业+人才+服务”一体化工作格局,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以最优质的人才服务推动“产才融合”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通讯员:伦安頔
7月5日,潍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关于发布防汛IV级(蓝色)预警的通知。2022年07月05日10时51分市气象局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受3号台风"暹芭"残余环流和西风槽共同影响,预计5 旧傍晚到6日白天,我市有一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并伴有雷电和大风。全市阴有暴雨局部大暴[详细]
“大哥你玩摇滚,你玩它有啥用啊”,2000年梁龙在台上喊出了这句撼动北京摇滚圈的发问。此后每当二手玫瑰上台演唱,台下的乐迷就会振臂狂欢,在唢呐的伴奏下进入二手玫瑰带来的“独特”世界。7月30日-31日,2022年潍坊·新青年音乐节将在安丘齐鲁酒地激情开唱,备受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