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至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河和之契:2021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在泰安举办。展会上,一个重达3200克的黄金风筝,引来众多观众驻足。这是来自昌乐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梦金园金首饰制作技艺”展出的作品,名为《梦在云端》。
设计独具匠心 制作工艺复杂
《梦在云端》以潍坊风筝纸鸢为设计灵感,由梦金园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用3200多克纯黄金精心打造而成,工序繁复精细,运用的工艺类型多样。
参与作品制作的工艺技师周磊告诉记者:“黄金风筝作品体积较大,制作费工费时,从设计、3D建模到出成品,整个过程耗时一个多月。作品的黄金纯度达到‘9999’,制作中运用了花丝、镶嵌、珐琅、刻花、雕蜡、喷砂等十几种工艺。”
其中,以花丝和珐琅工艺为主,仅花丝工艺就有至少4种编制纹样。纸鸢的眉眼和如意纹采用高温多色渐变珐琅工艺,烧成难度较大。制作全程采用无焊料焊接技术,焊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黑渍,后期需要一点点清除。
独具匠心的设计,巧夺天工的制作,让黄金风筝展现出鲜明的潍坊特色,一举获得包括第三届“天工精制”国际珠宝作品大赛特别奖在内的多个奖项。
手艺几经沉浮 如今得以传承
据悉,黄金风筝的制作技艺由潍坊传统的金属工艺发展而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曾几何时,在潍坊的大街小巷经常会见到挑着称、锤、凿、钳、刻刀等工具的手艺人,以帮人们加工、翻新金、银、铜首饰赚取加工费为生计。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掌握这项手艺的老手艺人,有一部分开设门店进行小作坊式首饰加工。后来,小作坊逐渐发展成规模化的金首饰加工厂,现代学徒制也取代家庭作坊式传承,成为技艺传承的主流。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梦金园金首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善说:“近年来,我们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能够熟练掌握此项技艺人员超过百余人。另外,建有传承基地,通过授课、实践教学等形式提高工人技艺,每年传承时间达到1000小时以上。正是因为有了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才会创造出《梦在云端》这样的精品。”
非遗融入生活 焕发生机活力
近年来,昌乐县文旅局、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视非遗保护“两创”工作,强化措施,积极调动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
昌乐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将非遗保护与传统工艺振兴相结合,建成昌乐非遗博物馆、非遗综合传承中心,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开展了“寻找身边的传统手工艺”等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返回潍坊大众网首页>>
太阳初升的这个早晨,时光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每个辞旧迎新的时刻,都是梦想与希望的一次盘点,过去、现在、未来,坚持、砥砺、蜕变。[详细]
11月20日上午,宝通街快速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除极个别路段特殊情况外,桥面沥青已全线摊铺完成。预计到11月底,桥面系、地面系沥青摊铺全部完成。接下来,将进行桥上伸缩缝和隔声屏障,桥下人行道和绿化,以及交通设施,电子警察和信号灯的施工。[详细]
近年来,潍坊市以创建全国居家与社区综合改革试点市为契机,积极将互联网引入养老服务各个领域环节,实施“互联网+养老”服务行动,打造了潍坊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全方位打造潍坊智慧养老新模式,构建起居家安全服务保障体系,让老年人乐享晚年生活。[详细]
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油罐车和熊熊大火、滔滔洪流,他是舍身忘己、英勇逆行、冲锋在前的消防“急先锋”;在强者如云、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消防比武大赛中,他是苦练本领、追求极致、勇争第一的红门“铁教头”;儿女出生他只匆匆看了一眼,他是19年如一日备岗值勤、恪尽[详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制造业单项冠军第六批遴选和第三批通过复核企业名单,潍坊共有6家企业和产品上榜。其中,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中,主营“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山东龙港硅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详细]
为增加游人观感,丰富植物园季节元素和特色,近日,潍坊市植物园开展郁金香种球播种工作。植物园的郁金香展区占地约800余平方米,种植种球数约4万余株,共栽植约9个品种。展区整体设计以红色、粉色和黄色为主要色调,根据郁金香不同品种的花色、花期、株高等特性合理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