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看点

俄罗斯亲人回家 “再也不会把彼此丢失”

2012-04-20 14:27:00    作者:范素娟   来源:大众网潍坊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潍坊 俄罗斯 千里认亲 外侨办
[提要]经过近5个月的寻找,一年的等待,俄籍已故华人李庆先先生子女一行五人终于确定要来潍坊认亲见面,19日上午,在市外侨办领导及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李庆先先生在潍坊的亲人李荣恩一行早早等在了潍坊火车站的出站口。

亲人团聚

    大众网潍坊4月20日讯记者 范素娟)经过近5个月的寻找,一年的等待,俄籍已故华人李庆先先生子女一行五人终于确定要来潍坊认亲见面,19日上午,在市外侨办领导及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李庆先先生在潍坊的亲人李荣恩一行早早等在了潍坊火车站的出站口。

    踏上父亲生活过的土地

    “他们(李庆先先生子女谢尔盖一行)说是十一点到潍坊站,快了,快了。”随着时间的临近,李荣恩一家显得有些坐立不安,不时把写着谢尔盖中俄两国文字得牌子看了又看。“应该很显眼吧,他们对俄文比较敏感,到时候站的位置靠前一点,应该一眼就能看到。”
    十一点零二分,火车正点到站,李荣恩一行开始目不转睛的盯着出站口;十一点二十,一位面目英俊,留着胡子的俄罗斯人率先走来出来,见此情景,李荣恩一家赶忙大步迎了上去。
    亲人乍然相见,虽然互相都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还是忙忙的介绍着各自的家属,一群人抱成一团,流下激动、喜悦的泪水,引得路人时时驻足,并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庆先先生的儿子谢尔盖说,终于踏上父亲生活过的土地了,俄罗斯现在零下四十多度,而这里,正是春光明媚。
    一波多折的寻亲路

    据了解,李庆先,原籍潍坊,于1931年前往前苏联并留在了那里生活,后在当地被捕,1959年恢复人身自由后,他曾用“山东省潍县东大关村”(音译)与中国亲属联系,但在上世纪60年代与中国亲人中断了联系。
    2011年7月28日,潍坊市外事与侨务办公室收到中国驻俄外交机构的明电传真,请求为李庆先老人寻找潍坊亲人,李庆先老人去世后,他的儿子谢尔盖及哥哥继续着父亲的遗愿。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市外侨办的努力,从最初李庆先老人提供的一个不太确定的老潍县“东大关村”的地名开始,老潍县人纷纷给外侨办打去电话提供线索,经历了多次的希望与失望,终于在去年11月3日,潍城经济开发区田尔庄西村的陈守德老人与弟弟陈守成及堂兄陈守约等人,确认了李庆先家属珍藏的一张老照片为其父亲陈兆荣的遗照。经过核实,俄籍老华人寻找潍坊亲人的事情基本确定,中俄双方亲人开始盼着团聚。

    再也不会把彼此丢失

    在李庆先先生子女与潍坊亲人见面会上,李庆先先生的儿子谢尔盖与哥哥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透过翻译,谢尔盖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中国大使馆,中国同胞,更要谢谢叶卡捷琳堡大使馆,要不是你们的帮助,53岁的我很难想到还能找到在中国的亲人。”谢尔盖说,两年前他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时,就意识到有亲情在这片国土上,“这个叫中国的地方是父亲出生和生活过得地方,这次到来见到了这么多的亲人,我的心情真是难以表达。”
    见到哥哥的孩子,李庆先弟弟李庆明的妻子田美英老人紧紧搂住,“想起哥哥年轻的时候离家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吃苦受罪,现在终于看到哥哥的孩子们了,我80岁了,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
    谢尔盖的哥哥阿纳多里表示,这次见面过后,他们会把这份关系永久性保存,“再也不会把彼此丢失。”他向记者回忆说,父亲李庆先是个特别善良的人,在他们小时候,李庆先经常给他们看家乡亲人的照片,还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李清香(音)”,“以后我的孙子也要给他们起中国名字,还要让他们学汉语。”

    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李庆先先生的侄子李荣恩说,见到堂哥谢尔盖一家,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这么长时间的寻找,等待,总算是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因为语言不通,各自的文化也有差异,所以我想着以后的日子要多多联系,循序渐进,把这份感情稳固住,毕竟,找了这么久,真的很不容易。”李荣恩表示。“接下来,我打算带他们去祖坟上祭奠一下,然后看看菜博会、风筝节,让他们感受一下家乡的文化。以后有机会了,也去俄罗斯看看他们生活的地方。”
    谢尔盖的小女儿,十二岁的阿克谢尼娅说,很喜欢中国,“我也想要个中国名字,虽然现在只会说‘谢谢、你好’,但是我会好好学习汉语,说不定下次来,我就可以当爸爸的翻译了!”

王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