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货币兑换所指示牌显示着当天的最新汇率。阿根廷政府宣布将私人养老基金国有化的决定后,这个南美国家的金融市场陷入剧烈震荡,政府的干预也未能阻止股市和债市的下跌。布宜诺斯艾利斯股市27日继续大幅下跌,美元对比索的汇率则升至今年的新高。 新华社发(马丁·萨巴拉摄)
一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各国的金融风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呼唤整个世界采取共同的行动。规模空前的国际救市行动,迅即在全世界展开。世界各国在密切关注初步救市效果的同时,正积极谋求下一步的举措,深入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消除深层隐患,积极探索未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调整的方向。
(一)
次贷危机首先是信用危机,救市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恢复金融市场信心。美国的救市方案主要是通过政府收购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注入资金以增加流动性等方式来救活金融业;而欧盟国家一开始就采取了向金融机构注资,并确保储户不受损失的方式;还有不少国家通过减息、免税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另外一些国家则采取了向市场抛售美元以支持本国货币的做法;有的还运用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本国股市挽救金融企业。
由政府向金融机构注资,换取部分股权,以解决资本不足的救市方法,通常被称为“暂时的国有化”。这种从稳定金融市场入手、阻止危机向实体经济延烧的传统手段,虽然在历史上曾经奏效,但在本次史无前例的世界性危机中能否再显神威,谁也还说不清。至少在五个方面,人们还“心中无底”:
一、危机尚未看到尽头。目前美国金融机构减记的资产,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的总亏空额的一部分,其中还不知道埋藏着多少“定时炸弹”。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风暴仅仅是开始,目前市场流动性仍未完全恢复,一旦未来引发更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甚至是国家“破产”,现有的救援计划,只能是杯水车薪。
二、现在的救援措施只是短期的、初步的,尽管已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但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金融危机的瘟疫向实体经济传染,目前尚很难断定。虽然各方对衰退程度的评估不尽相同,但大多认为,此次衰退的时间可能会较长,短期救市之后必须有中长期的“后招”紧跟。
三、很多国家仍然是根据本国利益出手救市,全球缺少更为紧密的合作和协调。最典型的是欧洲的“三步曲”:先是“隔岸观火”,断言危机与欧洲“相距甚远”;几天后就变为“紧急救火”,但还是各自为战;最后欧盟才呼吁各成员联手“全力灭火”。经济整合程度最高的欧盟尚且如此,其他就可想而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已呼吁各方协调政策,共同应对,在英法领导人的呼吁下,美国开始着手筹备国际金融峰会。但从欧美的立场看,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分歧,美国试图确保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但欧盟显然更希望借这次危机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四、救市如何逐步转向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有效和全面的改革,尚不明朗。救市只是治标,只有将救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与调整这一治本之策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信心的全面恢复,并对全球经济真正起到有效的拉动作用。因此,救市的根本问题不仅仅在于稳定市场,更在于怎样才能有助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