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王娜
在全球化浪潮的激荡中,如何让品牌在世界舞台扎根生长,成为众多企业共同叩问的时代命题。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周云杰的箴言为这个命题标注了醒目的注脚:“科技创新是品牌立足世界的关键变量。”
科技创新是企业“寻尖”的智慧之眼。当前科技迭代一日千里,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企业唯有时刻保持对前沿科技的关注,敏锐捕捉潜在的创新点,方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回顾海尔的发展历程,当海尔在2014年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年会上首次提出冰箱保鲜国际标准时,遭遇了诸多质疑与反对。彼时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存有成见,笃定中国企业难以实现从0到1制定国际标准。但海尔没有被这种偏见所束缚,而是凭借着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从最初的普通保鲜技术,到首创控氧保鲜、磁控保鲜等前沿技术,让海尔在保鲜技术领域实现追随者到领路人的蜕变。
科技创新更是企业“攻尖”的坚韧利刃。创新之路从来都不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而是荆棘丛生、崎岖坎坷。从实验室的技术研发,到产品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其间横亘着无数艰难险阻,需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海尔在研发控氧保鲜技术时,遭遇氧气控制精度、成本管控、市场接受度等一系列棘手难题。研发团队在黑暗中摸索,日夜攻坚,经历无数次失败的淬炼,终于成功攻克技术堡垒,将控氧保鲜技术完美融入冰箱产品。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海尔实现科技创新的坚固基石,支撑着企业一步步迈向行业顶端。
当“寻尖”的睿智与“攻尖”的勇毅交汇,终将铸就“拔尖”的丰碑。如今,海尔主导制定的111项国际标准如同中国智慧的坐标,标注在全球家电行业的版图上。其保鲜技术被20余个国家和地区采纳的盛况,恰似古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响的现代回响。更令人振奋的是,全球每10件家电专利中7件源自中国的数据,昭示着中国创新力量正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从港珠澳大桥的钢铁脊梁到量子卫星的寰宇对话,从C919展翅云霄到“奋斗者”号探秘深海,从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到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中国企业在各领域熠熠生辉。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清醒认识到:在半导体芯片、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领域,我们还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这场永无止境的攀登,注定需要代代接力。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企业唯有不断“寻尖”“攻尖”,方能实现“拔尖”“顶尖”的宏伟目标。当每个企业都成为创新矩阵的活力单元,中国品牌定能在世界舞台绽放更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