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昌乐:造林绿化让昌乐舞起来

2012-04-25 16:1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潍坊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不论是城区还是乡镇、农村(社区),不论是荒山还是水系,在宝都1100平方公里土地上,到处洋溢着绿色的喜悦,镇村(企业)绿化、荒山绿化、水系绿化、道路绿化,一个个热火朝天的绿化场景,让人激情振奋。时下的宝都大地上,生态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生态昌乐建设的号角全面吹响,绿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新昌乐已具雏形,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指数大幅提升。

  宝都大地,春意盎然,处处涌动着造林绿化的激情和热潮。

  不论是城区还是乡镇、农村(社区),不论是荒山还是水系,在宝都1100平方公里土地上,到处洋溢着绿色的喜悦,镇村(企业)绿化、荒山绿化、水系绿化、道路绿化,一个个热火朝天的绿化场景,让人激情振奋。时下的宝都大地上,生态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生态昌乐建设的号角全面吹响,绿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新昌乐已具雏形,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指数大幅提升。

  建设生态昌乐,组织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县委书记张新强提出:“造林绿化是建设生态昌乐的基础和保障,是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美好期盼”,将造林绿化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县政府常务会议对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县林业局高点定位,科学规划,提早制定了《2012年国土绿化实施意见》。2月22日,召开了全县造林绿化工作会议,县五大班子领导、各镇(街、区)党(工)书记、镇长(主任),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印发了《昌乐县2012年度国土绿化实施意见》,县委副书记、县长高立伯对造林绿化工作作出了专门的安排部署,明确了造林绿化的任务目标,突出组织实施好荒山、水系、镇村(企业)和道路绿化四项重点工程,确保全县完成成片造林2万亩,新建农田林网3万亩,完善农田林网5万亩;四旁植树100万株;绿化道路220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33%。县委书记张新强对造林绿化工作作了专门强调,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人人关心关注生态昌乐建设的浓厚氛围,参与生态昌乐建设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建设生态昌乐,步伐加快。县委、县政府把造林绿化工作列入全县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抓,要求将造林村庄、地块上图、上表。县委、县政府对各镇(街、区)造林绿化工程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全年分两次组织五大班子领导和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行观摩点评,现场打分,排出名次,两次点评成绩计入综合考核成绩,年终县里将根据各镇(街、区)绿化任务完成情况,对先进单位兑现奖励。为推动造林绿化工作不断开拓新局面,县委、县政府督查局与县林业局联合成立督查指导小组,分阶段展开督查,建立了周报制度,实行一天一调度,并以《昌乐绿化》的形式一周一通报,全县造林绿化工作有序推进。县林业局立足行业职能,强化服务,挑选24名精兵强将,专门成立了四个林业技术包靠工作小组,分别由一名领导带队,深入到各镇(街、区)、村庄社区、山间地头等每一个造林现场,对林地规划、整地挖穴、植树造林、栽后管护等各个环节,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现场指导服务。各镇(街、区)也都十分重视,立足区域实际,进一步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制定详细措施,落实责任分工,将绿化任务划片分区,层层分解落实到工作片、到村庄、到地块、到路旁、到人员,形成了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强大工作合力。为提档升级,县里要求各镇(街、区)围绕镇村企业、荒山、水系、道路绿化四大重点工程,先期搞出典型,并在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相互展开观摩学习,在全县掀起了造林绿化“比学赶超”的热潮。各镇(街、区)都制定出台了激励政策,乔官镇对完成成片造林30亩以上的,每亩给予50-300元的补助,对造林绿化完成好的村、社区按名次给予5000-1000元的奖励。营丘镇对成片造林100亩以上的每株苗木补助2元。鄌郚镇对成片造林50亩以上的每亩给予70-100元的补助。红河镇对成片造林100亩、300亩、500亩以上的,给予村分别奖励每亩75元、175元、275元,工作片分别奖励2000元、6000元、10000元。进一步调动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为加快造林绿化进度,副县长陈香萍,县委副书记、县长高立伯,县委书记张新强分别于3月3日、3月13日和3月24日组织召开全县造林绿化现场观摩调度会议,加强工作调度,切实提升造林质量。县委书记张新强把造林绿化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要求各镇(街、区)主要负责同志,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好当前的造林绿化工作,集中精力、集中人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年造林绿化任务,早日实现“绿量翻番”的目标。为此,我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了县级领导包靠镇(街、区)绿化责任制,县级领导按照包靠责任和工作分工,抓好包靠镇(街、区)的造林绿化工作。造林结束后,县委、县政府将采取抽签的方式对各镇(街、区)造林绿化进行核查,每个镇(街、区)抽查三个点,现场核查造林面积、株数等,并由所包靠的县级领导汇报造林绿化工作开展情况,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造林绿化工作的纵深开展。近期,县政协将组织全体政协常委,对全县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专题视察;5月份,县人大还将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全县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为加快“生态昌乐建设”献计出力、建言献策。

  建设生态昌乐,亮点纷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县着力在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彻底打破传统造林绿化观念,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现代林业。创新机制,积极引导林农把林改激发出来的造林营林积极性、主动性,全方位的投入到加快生态昌乐建设上来,形成了全县上下同心协力、大搞造林绿化工作的新局面。镇村绿化,坚持“以绿治乱、以绿治脏、以绿治差”,以建设环镇林、环村林,搞好村内街道、出村路、生产路绿化为总抓手,努力建设绿色村庄(社区),实现了村镇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农田林网化。全县每个村庄都高标准建设了1—2条出村路,全部按绿化示范村标准进行绿化美化,一路一景,各具特色,建成了艳阳天社区、三和社区等一批高标准的绿化样板示范村(社区)。其中红河镇埠南头村,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和“党支部+合作社”的运营方式,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村庄建设,“村在林中、家在绿中、人在花中”的宜居环境更加优化。全县企业按照打造绿色厂区的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每寸土地,见缝插绿,营造减排林、企业形象林,进行全方位立体绿化。建成了比德文、阳光纸业、英轩实业等一大批绿化示范企业,全县镇村和企业绿化进一步上档升级。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为动力,大力开展荒山绿化,重点搞好县境内的驼山、黑山等18处荒山绿化,使境内1万亩荒山秃岭全部披上绿装。其中鄌郚镇引导企业投资绿化,本着“生态环保、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占地1021亩,集观光休闲、生态示范于一体的马驹岭高档植物园;朱刘街道通过吸引资金大户对大东庄1000亩荒山进行全面绿化,开发建设生态观光园;乔官镇利用土地流转、大户承包和农民入股等形式,将黑山、双龙山、韩家山三山连片整体开发,投资1670多万元,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适地适树”的原则,植树20多万株,造林4000余亩,建设黑山生态园;邵家庄村组织本村100余户村民,投资100多万元,建设方山千亩核桃示范园,绿化荒山1200亩,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水系绿化,重点搞好高崖水库、马宋水库等大中型水库环库绿化和白浪河、汶河、丹河、桂河等七条河流的绿化,全面实现“水在林中”、“林绕水绿”的目标。其中,高崖水库库区管委会以保护涵养水源地为着力点,加大环库造林绿化,今年已造林1000多亩;营丘镇积极创新绿化模式,投资1.2亿元,在马宋水库南侧建设占地880亩的高档苗木培育基地,既实现造林绿化的景观化、园林化,又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大发展;朱刘街道以桂河为骨架,把造林绿化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按照园林化和景观化的要求,建设了集绿地、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独具特色的桂河滨水景观带;红河镇对庄皋河进行了河道、河堤统一治理,沿河建设高标准防护林9500多亩;按照果品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理念,在白浪河流域高标准建设1000亩苹果生产基地。道路绿化,按照 “三季有花,四季长绿”的标准要求,采取背景林带、花冠木林带、模纹林带三个层次组团式绿化,重点搞好潍九路、朱孔路、潍红路、大沂路等22条骨干道路和城区、镇村道路绿化,现已高标准绿化道路220公里。同时,用足用活全民义务植树政策,大力开展“青年林”、“巾帼林”、“民兵林”、“企业林”等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今年,全县共有30余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2处,植树150万株,为历年之最。

  又是一年春草绿,更是植树黄金期。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昌乐”这一目标,这是新春的号角,这是昌乐生态建设又一次新的征程。目前,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城翠的生态昌乐、文明昌乐、魅力昌乐正在崛起,昌乐因此成为宜居易业,独具特色美的现代化新城。

王亮家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