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党代会报告解读:今后5年打造"四个潍坊"

2012-02-15 15:2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潍坊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许立全同志代表中共潍坊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坚持科学发展,推动新的跨越,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对潍坊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要求和奋斗目标。
 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潍坊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许立全同志代表中共潍坊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坚持科学发展,推动新的跨越,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对潍坊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要求和奋斗目标。

  关键词:产业升级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的新跨越

    潍坊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经济仍然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努力打造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业基地。实施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发展工程。坚持优化布局、突出特色,集约资源、重点突破,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等重点领域,以高新区为龙头,推进优势产业重点突破和重点领域技术跨越,积极创建更多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引领型、支柱型产业,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

    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抓好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管理创新、市场开拓等重要环节,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大幅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比重。实施骨干产业链打造工程。突出装备、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大企业配套产业园建设,促进产业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全面壮大千亿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扶持科技创新型、产业链配套型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全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要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蓝黄战略

    加快实施蓝黄战略,实现“两区”建设新跨越

    加快建设滨海海洋经济新区。把北部滨海地区作为主战场,突出港口、产业、新城、生态四个战略支撑点,全力加速滨海、寿北、昌北三大板块建设,基本形成经济新区、滨海新城的形象规模,显著提高对全市科学投入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力搞好港口建设,努力建设成为较强的区域重要港口及航运中心。加快蓝色高端产业聚集,建设特色产业基地。高标准推进滨海新城建设,努力打造与中心城市错位发展的次中心。着力优化北部生态,提高开发建设水平。

    加快园区转型升级。突出办好滨海、高新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支持滨海区加快开发建设,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区;支持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尽快跻身一流国家高新区行列,发挥对全市创新发展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支持综合保税区发挥功能政策优势,打造服务全市及周边的国际物流、加工贸易和特色商品定价交易中心。支持峡山区加快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推动潍坊经济开发区和其他省级开发区全面向蓝色高端转型、向高新技术园区升级。

  关键词:城乡一体

    加快提升城市价值和带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的新跨越

    显著提升中心城市价值。立足引领和带动潍坊新一轮发展,着力提高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强大、产业发达、管理有序、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实施功能品质提升工程,高标准抓好功能性项目建设,满足城市持续发展、区域竞争的多元化更高需求。实施产业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服务型经济和新兴高端产业,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服务外包中心。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按照转型升级、进位争先、均衡发展的要求,加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着眼带动整个县域、镇域跨越发展,着力抓好县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强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小城镇面貌,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抓好先进制造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园区建设,推动重点镇、中心镇率先发展,显著提升城镇承载功能和带动能力。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公共服务明显改善。积极稳妥推进集中居住区建设,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等,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建国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