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6 17:52:00 作者:王菲菲 来源:大众网潍坊频道 我要评论
大众网潍坊4月26日讯(记者 王菲菲)记者从潍坊市慈善总会获悉,安丘有一位爱心爷爷,老人从1986年开始资助贫困学生,28年间,爱心爷爷资助了65名大学生,有39名已经大学毕业,据记者了解,爱心爷爷名叫郎丰振,是安丘市通用机械厂的一名退休职工,今年已经81岁高龄了,今年2月12日,郎丰振查出了晚期食道癌得知病情的他并没有最先担心自己的身体,而是担心起了他正在资助的7名贫困高三学生。郎丰振告诉记者,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再活上5年,争取在有生之年能够把100个学生送进大学。
25日,记者跟随潍坊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安丘市通用机械厂宿舍,郎丰振的家就在一片旧的宿舍里,与周围的高楼大厦显得格格不入。虽然是在安丘市区,但郎丰振的家却是三间平房,带着一个前院,整个院子不足20平方米,屋子里也都是些老旧家具,厨房就是在院子里盖了一间小饭屋,用的还是烧火的灶台。“我到现在还是捡柴火烧,基本上不用煤气,那个太贵了。”郎丰振的老伴赵玉兰指着院子里的一堆柴火告诉记者。
还没等大家进屋,郎丰振就迎了出来,虽然已经81岁高龄且患了病,老人看上去依然精神抖擞,心情舒畅。他告诉记者:“我一直是个闲不住的人,身体也一直很好,没预料到自己会得这种病,但是既然已经得了,那就得乐观地面对。没什么大不了的,愉快地打针吃药,愉快地治病休养,争取早日治好病,再继续去帮助孩子们。”郎丰振似乎丝毫没有受病情影响,心境很乐观,身体也很好。
据了解,郎丰振患病后只在医院住了45天就回家了,25日当天正好是他出院一个月。“他放心不下那7个上高三的孩子,再有一个多月就高考了,他急着出院去看孩子们。”赵玉兰说。在郎丰振住院期间,与他对接的学校又多了几个贫困学生的名额,由于住院,郎丰振没法了解情况,急的不行,一出院就立刻去了学校。
赵玉兰告诉记者,郎丰振从1986年开始以各种方式资助贫困学生。“1986年,我们家老二考上了大学,当时他班里有两个同学,是兄弟俩,也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是很好的学校。但是那两个孩子没有父亲,一家7口全靠母亲几十块钱的工资生活,家里非常困难。他知道了以后,认为不能因为没钱耽误了孩子上学,就开始在那两个孩子上学后定期给他们汇钱,一个孩子每月20块钱,用的还是那俩孩子母亲的名义。”赵玉兰说。郎丰振和赵玉兰当时都是机械厂的职工,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也不到80元,而他一下就拿出40元资助两个学生。郎丰振和赵玉兰有5个孩子,自己的一家7口就只能靠剩下的不到30元钱生活,但赵玉兰并没有怨言,而是更加省吃俭用,做丈夫的坚强后盾。
“资助那两个孩子的同时,他萌生了想法,说肯定还有很多孩子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学,他要帮那些孩子上学。”赵玉兰告诉记者。有了想法后,郎丰振开始从各种途径找贫困学生,他和安丘市的很多学校都取得了联系,并掌握了很多贫困学生的资料,然后从自己的工资里划一部分钱给这些学生。
“除了给钱,他还经常带孩子回来吃饭,大多时候都是事先没打招呼直接就带孩子来家了,而且时间太急,根本来不及炒菜。后来次数多了,我就想了个办法,提前包好水饺放着,他再带孩子回来,来不及炒菜我就下水饺,反正我们家用的是大锅,水饺下得多还快。”赵玉兰告诉记者。
28年的时间里,老人资助的学生中,有博士、硕士、医生、军官、公务员、翻译等各行各业,他们一直是老人的骄傲。其中,最让老人记忆犹新的是一名叫王英才(化名)的孤儿。“这个孩子很聪明,一直是班里前几名的好学生,但是他的父亲不幸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不久便改嫁了,他只能和年近80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还是小脚,干不了活也没有收入。郎需亮当时上高中,一天三块钱的生活费奶奶都拿不出来,懂事的郎需亮便每天靠馒头咸菜度日。”郎丰振告诉记者。
一次,郎丰振到学校去看望资助的学生时看见了这个瘦的皮包骨头的孩子,只见他个子不小、却非常瘦弱,脸色蜡黄,一看就知道是营养不良。了解了郎需亮的家庭情况后,郎丰振立刻带他到一家包子店吃饭,“那孩子饿的呀,抓起包子就往嘴里填,一边填包子一边呜呜地哭,我看了也心疼的不行,我能理解孩子心里的苦,只好安慰他努力学习迎接高考,并承诺资助他上学,最后还给他留了生活费让他改善生活。”郎丰振告诉记者,从此,郎丰振又多了一个资助的孩子。
郎需亮没有辜负这位好心爷爷的心意,2001年,郎需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青岛大学,可是近万元的学费和日后的生活费用无法解决,又让他陷入了苦恼。郎丰振知道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孩子上大学!于是,他以67岁高龄,顶着秋后的烈日,从安丘到潍坊再到济南,找新闻媒体、找银行、求老乡、跑希望工程,四处求助,能找的都找了,总算给郎需亮凑足了近万元的开学费用,把郎需亮送进了大学。
郎需亮上大学以后,郎丰振便定时给他寄去生活费,四年从未间断。经过四年的努力,郎需亮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被青岛一家外轮服务公司聘为翻译,现在郎需亮已经结婚生子,过着幸福的生活,一有空便回来看他的好心爷爷。
郎丰振和赵玉兰都是普通的机械厂职工,工资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既要养活自己的一大家子,还要拿出钱来资助学生,郎丰振的日子也过的很紧。现在住的三间平房是他们1993年搬进去的,用的家具也都是旧的,旧电视、旧沙发、破自行车,都是从孩子们那儿捡来的。据一名在场的安丘义工夏先生介绍,到如今,老人的很多衣服还都是带补丁的,即使不带补丁的也是穿了好多年的,老人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儿子们穿剩下的,从来不买新的。
在日常生活上,郎丰振和赵玉兰从不“赶鲜”,瓜果蔬菜总是拣最丑的买,因为便宜,黄瓜是弯成圈的,辣椒是烂了尖的,土豆是小头小脸论堆卖的,别人两块钱买一斤,郎丰振可以一块钱买三斤,家里的馒头是自己蒸的,煤球是自己压的,节约一分是一分。就这样,郎丰振过着“抠门”的日子,却在28的时间里,硬是从自己的工资里挤出了10多万,并面向社会集资27万余元,培养出了65名优秀的大学生。如今,这65名大学生里已经有39名顺利毕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这也是令郎丰振非常自豪的事情。
在采访中,郎丰振告诉记者他的人生理念是“粗茶淡饭养生健体,布衣素装暖身大方,矮屋平房心高气爽,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一生坦坦荡荡,只求内心平静。”
郎丰振1989年从机械厂退休,退休后,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到了资助贫困学生上,现在他已经81岁了仍然资助着7名高三学生。他和赵玉兰现在每个月的退休金加起来总共4500元,他们只留下1000元生活费,其余的全部用于资助那7名高三学生。记者从安丘市慈善总会会长李国花处了解到,得知老人生病的消息后,他们专门去医院给老人送了3000元慰问金,可是老人说什么也不要,硬是给他们塞了回去。“我有医保,花不了多少钱,这些钱还不如给那些孩子们分了。快高考了,让孩子们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郎丰振如此告诉李国花。目前,安丘市慈善总会正准备把那笔钱分给学生们。
平凡的老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情。老人对孩子们是倾囊相助,受助的学生们也没有忘了这位爱护他们的爷爷。电话一端的一声“爷爷”,常常让老人泪湿眼眶,被老人资助的学生,经常给老人写信,询问老人的身体,告诉老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近况,遇到问题让老人帮着拿主意,每逢放假必定会来看望老人、照顾老人。20多年来,老人收到的信已经填满了几个箱子。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喜欢把这些信拿出来一封一封地读,每读一封信,他就放佛看到一个成才的孩子,内心就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得知自己患了晚期食道癌以后,郎丰振爷爷平静的说,自己积极乐观生活,争取在活5年,一年资助5-6个学生,能把100个孩子送进大学,就是这一生最大的心愿和幸福。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