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寿光综合医院神经外一科团队成功完成寿光市首例“可视化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借助国际领先的“零物距接触成像”技术,成功为一名突发脑出血昏迷患者打开生命通道。这项突破性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市在脑出血精准微创治疗领域迈入新阶段。
命悬一线:53岁患者的生死12小时
患者,李女士(化名),因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左侧肢体偏瘫,于5月1日傍晚入院,CT显示右侧大脑半球脑出血约30ml,入院时已呈嗜睡状态。
次日清晨,患者呼之不应,意识丧失,呈“鼾式呼吸”,出现昏迷,立即复查颅脑CT,显示颅内出血较前增多,周围脑组织水肿,中线移位,疾病严重进展,病情危重。
神经外一科主任张永波带领科室医疗团队火速研判,开颅手术创伤大、风险极高,一般的颅骨穿刺引流术前较难定位,定位不准会造成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而保守治疗恐错失救治时机。最终团队果断决策,启用最新引进的可视化颅内血肿微创引流系统,结合3D打印立体定位,实施精准穿刺引流。
技术突破:内镜下的“生命隧道”
通过专利光学探头与脑组织直接接触成像,零物距成像导航,突破传统手术中的“盲区效应”。而3D打印立体定向系统可以模拟出最佳穿刺路径,精准避开重要血管、神经功能区。就这样,在手术室内,一场“毫米级”的生死博弈悄然展开。
仅仅30分钟,团队成功建立直径3mm的微创通道,借助引流管成功抽吸出陈旧血肿约10ml。术后CT显示:引流管到位准确,无穿刺伤,脑室受压显著缓解,中线结构基本复位。
奇迹时刻:从昏迷到苏醒的逆转
术后6小时,麻醉效果消除后,李女士即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并能遵照医生指示完成握手、抬腿等动作。“就像黑暗中的灯突然被点亮!”家属激动地表示。
目前,患者已从监护室转入科室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即将前往康复科进行进一步康复治疗。
技术解读:治疗格局的改写
创伤缩小90%:穿刺孔径仅为传统开颅手术1/10。
手术时间缩短75%:平均操作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
功能区保护升级: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适应症扩展:适用于脑干出血、深部血肿等“手术禁区”。
张永波主任指出:“这项技术真正实现了‘看得见的精准,摸得着的安全’,特别是对高龄、基础病多的患者,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
科室作为寿光市最早的神经外科专科,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脑出血精准微创治疗。为此,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3D打印定位导航系统,建立了“黄金6小时”脑出血急救绿色通道,现年均完成脑出血微创手术100余例。
科室同时提醒,脑出血起病凶险,发病3小时内送医可显著改善预后。若身边有人出现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或意识障碍等状况,请及时就医。生命无价——我们永远站在抗击脑病的第一线,为您做精准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