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寿光乡村振兴密码:当新农人遇上短视频平台

2025-03-28 15:06:3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建永

  大众网记者 刘建永 潍坊报道

  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数字乡村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作为行业头部的短视频和直播应用之一,快手数字化“新农具”在成就新农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短视频直播平台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如何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

  3月27日,以“短视频直播平台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5数字乡村新农人发展交流会在潍坊寿光举行。行业专家及寿光本地的“三农”短视频创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分享寿光在智慧农业、新农人培育及农产品数字化营销方面的实践经验。

  数字技术重构传统农业产销模式

  北京大学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卢晖临在主题演讲中提出,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技术扩散”降低了农业产销门槛,缩短了传统流通链路,成为激活农村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的关键载体。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则指出,快手等平台催生的“新农人”群体,正以“数字新农具”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品牌化,带动4320万个就业机会。

  快手“三农”负责人现场披露的数据显示,平台已形成“农技学习—农资交易—农产品流通”的完整助农链条:日均2.4万场农技直播,4.5万名农技创作者,年发布视频超1594万个;2024年乡村地区订单总量达28亿单,日均94.8万件农产品通过快手销往全国;通过“村村红计划”投入1亿元现金扶持,寿光新农人民女曹子榆、小益学农等成为“技术推广+电商带货”双栖典型。

  “新农人”从田间到云端的创新实践

  研讨会上,快手“三农”创作者分享了数字化助农的一线经验。“95后农三代”曹子榆通过智慧大棚种植草莓番茄,短视频科普带动销量增长30%;“生姜全产业链创业者”孟晓帆利用快手链接5省农户,农资销售与生姜收购形成闭环;农技专家刘天英退休后通过直播授课,累计解答超10万农户种植难题。

  下午,与会者走访了寿光市“蔬菜小镇”、曹子榆的智慧大棚,直观感受物联网管控、数字化仓储等技术的落地应用。在曹子榆的大棚中,手机远程调控温湿度、直播展示种植过程的场景,生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内涵。

  快手“三农”板块的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流量扶持、技能培训等方式,孵化更多区域新农人IP,助力寿光模式走向全国。此次交流会不仅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技术与实践的多维参考,更彰显了“政府+平台+创作者”协同机制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

返回潍坊大众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