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溯 通讯员 王秀垒 刘宁宁 潍坊报道
假期孩子无人照看怎么办?赋闲在家的低收入人群干什么?居民生活存在问题怎么解决?……
潍坊市昌乐县着眼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拓展完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深入开展“融合共建、红暖万家”行动,整合力量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幼有所教 接过学校接力棒
为解决假期孩子照看和教育问题,昌乐县探索社区党委统筹,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力量为主,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的社区托管模式,确保孩子们有人照看、有人辅导。
永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设置了托管中心、自习室、声乐书法等功能室。安静的自习室里,40多名小学生正在认真学习。“我们夫妻俩白天在企业上班,假期没人照看小孩,现在社区提供了假期照看孩子的服务,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来送孩子的居民张洪欣说。
寒冷的冬季,户外活动减少,暖意融融的“超然书房”就成了孩子们的好去处。走进西湖社区“超然书房”,10余名小学生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各类书籍。“我们入驻社区,既节约了经营成本,也能就近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了双赢。”新华书店相关负责人孙伟介绍。新华书店是西湖社区新引进的红色合伙人项目,现有藏书1万余册,很好满足了居民特别是孩子们的图书借阅需求。
昌乐县23个社区党委每年招募大学生志愿者100余名,在免费辅导孩子学习的同时,联合驻区单位开展“‘以心为笔,童心筑梦’绘画宣讲”“爱国童心在闪耀·献礼‘八一’建军节”等特色活动300余场次,为孩子们提供内容丰富、全面发展的假期成长课程。
壮有所用 工坊开到家门口
围绕为就业困难群体量身定制就业岗位,昌乐县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5处“乐业工坊”,邀请手工艺人开展“手把手”教学,提供专兼职就业岗位,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项目。
“我每天都来社区跟大家分享手工技能,有了手工活也会分给大家一起干,能够帮助他们让我感到很有成就感。”何玉霞是潍坊市“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目前正在“乐业工坊”教授裁剪、折叠、打结等手工技艺。
既得照顾老人,又想外出赚钱,这让一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低学历、低技能群体犯了难。有了“乐业工坊”,让他们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收入。
昌乐县各社区党委积极对接相关企业引进假睫毛包装、礼盒丝带组装等项目,截至目前,共带动40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每天可制成手工制品5万多件。
老有所乐 托起幸福“夕阳红”
“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室外寒意凛然,但是新昌社区活动室内却是暖意融融、热闹非凡,社区老年学员们正在老年大学老师的教导下练习合唱。昌乐县把老年大学办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组织戏曲、书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他们日常生活“增色添彩”。
每天中午,在虹桥社区龙海原著小区的“幸福食堂”里,老人们结伴在食堂用餐,处处弥漫着欢声笑语。“这里的饭菜花样多、味道好,还便宜,只需要花5块钱,在外面10块钱也买不着。”家住小区的林大爷说。为解决辖区老人“就餐难”问题,昌乐县在部分社区、小区开办老年食堂,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物业+助老食堂”运营模式,招募爱心企业经营,组织志愿者跟上服务,低价提供爱心套餐,很好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用餐需求。
在恒盛社区,宝都街道卫生院正在开展义诊和预防救护知识宣讲。“今天上午我们义诊群众50多人,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提供诊疗指导,让他们享受到更加方便的医疗服务。”卫生院副院长庞爱华说。昌乐县常态化组织医疗机构开展义诊宣讲进社区活动,真正做到把健康送到“家门口”。
居有所安 多元共治解难题
聚焦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治理机制不完善、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难题,昌乐县统筹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小区居民等力量,打造多元参与、融合共治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
“我们社区设置了‘一站式大厅’,居民在这里可以办理户籍、驾驶证、民政、社保等政务服务事项。”西湖社区党委书记杜雅洁说。恒盛社区则是吸纳多方力量成立“红色管家”服务团队,协调解决正本包装家属院18户居民天然气安装接通等问题……
近年来,昌乐县持续深化“街呼县应、上下联动”机制,整合基层党建、政法、民政、信访、应急等各类网格力量,组织8000余名志愿者、“双报到”党员到社区常态化开展服务,联动解决各类民生问题6600余件。
“物业从‘管理员’成了‘服务员’,如果不称职,我们可以换。”昌乐县阳光华庭小区业委会主任刘健说。经征求全体业主意见,该小区实行业委会自治,安保、清洁等服务人员全部由业委会自行招聘、自主管理,进一步激发了治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