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昌乐县孙国亮:守好三条线,刻画群众“幸福刻度”

2024-12-24 14:33: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梁小童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通讯员 刘宁宁 潍坊报道

  如果要把基层工作者比喻成一样东西,你会把他们比喻成什么?或许答案五花八门,但我会把他们比喻成螺丝钉。

  在潍坊市昌乐县宝都街道学苑社区,就有这样一颗扎根基层、投身一线的“螺丝钉”,他叫孙国亮。曾经,他身披戎装,肩负保卫国家的使命;如今,他脱下军装,扎根基层岗位已有22个年头。

  20多年间,他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持续做优社区、做实网格、做活治理、做好服务,不断擦亮群众的幸福底色,让群众时刻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初心不改,固守“忠诚”红线

  “无论党组织把我派遣到哪个社区,我都会像一颗种子一样深深扎根,坚决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2002年,孙国亮正式开启了自己社区工作的旅程,都说“一朝入伍,终生是兵”,孙国亮来到社区后,也把在部队养成的过硬作风延续到了工作中来,“社区的工作看起来都是些小事,但是事事都关系着群众利益,都要站在群众的角度认认真真解决,切切实实做到群众心里去。”

  2018年夏天,由于暴雨天气频发,彼时在流泉社区工作的孙国亮急得吃饭时食不知味,睡觉时辗转难眠。因为实在放心不下居民,他不顾风雨,日夜在社区中来回穿梭,小区的每一条道路,都留下了他匆匆的足迹;每一户居民的家门,都有他关切的敲门声;那座守护百姓的大坝,更是他重点巡查的对象。整整5天,孙国亮一次也没有踏进过家门,但正是他的坚守和付出,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牢牢守护住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根不摇,则枝繁叶茂”。来到学苑社区后,孙国亮首先将社区建设放在第一位,带领大家创新探索出“五心邻里”党建工作法,构建起“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成立小区党支部5个,楼栋党小组64个,确定党员中心户80个,把组织体系扎根在群众之中,让支部成为联系群众的堡垒,党员成为联络群众的种子。

  扎根基层,坚守“为民”基线

  “在基层岗位上,我心里一直有三个‘第一’,那就是群众第一,基层第一,弱势群体第一。”2024年11月,社区一位居民因瘫痪在床、行动不便,无法及时到医院就医,孙国亮了解居民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协调县立医院医生,询问是否可以提供家庭医生上门诊疗服务,最终确保居民得到了及时的诊治。

  由于社区老年群体和儿童群体占比较高,孙国亮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问题,积极开展理论宣讲、科普宣传、志愿帮扶、健康义诊、主题活动、公益集市等惠民活动96场,让阵阵和煦的风吹进了6600多名居民的心田,精心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朝夕画卷”。

  为了充实社区治理力量,实现居民共治共管的新格局,孙国亮还牵头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队,在辖区内积极开展卫生清理、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在他的带领下,学苑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支部荣获“2023年昌乐县五四红旗团组织”称号。

  迎难而上,恪守“实干”主线

  “只要群众有期盼,再难也要办。”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以来,孙国亮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他紧盯居民反映为小区地下车库安装防雨棚的诉求,与网格员多次现场走访查看,与物业公司、开发企业沟通协商,最终建成地下车库防雨棚,消除了安全隐患。

  他瞄准电动车充电桩、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多次带领网格员入户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协调物业,新建起电动车棚4处、电动车充电口33个,四轮充电停车位108个,四轮停车位25个,有效缓解了小区停车难、充电难问题。

  他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整合“双报到”单位、爱心商户、志愿者等多元治理力量,调处矛盾纠纷,解决民生诉求,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保家卫国的热血军人到服务人民的社区干部,孙国亮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在社区治理中勇当“排头兵”,在为民服务中做好“贴心人”,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的“幸福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