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春杉 潍坊报道
夜幕降临,前往社区广场,观看文艺宣传队的歌舞表演,近距离感受民间文化魅力;漫步走进社区“超然书房”,安静地读书、学习,沉浸式享受弥漫着书香的惬意时光……潍坊市逐步建成了“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追求品质文化生活的市民,有了更多好去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何谓“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以行政村(社区)居民聚集区为圆心,城乡居民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以内即可到达拥有一定数量公共文化场馆(空间),并能享受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地域。
2023年,潍坊市印发实施了《关于推进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提出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地市,一年多来,潍坊市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较好整合了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乡村文化设施以及城乡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城乡人民群众的学习、娱乐、社交等需求有机串联起来。
居民走出家门,步行5分钟内有小区文化驿站、健身器材、活动的广场、活动室等场所;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等;步行15分钟到达更多公共文化场馆空间,并能享受更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以更适合现代生活的视角和方式展示,呈现文化景观、传承文化记忆、展现城市精神,“唤醒”和传播城市文化,让城市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短时间看,“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不断“圈”出市民美好生活,让“小确幸”近在咫尺;拉长时间的刻度,贯通、迭代的品质文化生活圈或许能催生出建设更好潍坊的累累硕果,让城市精神更好引领行动,凝聚和团结全体市民实现城市奋斗目标的共同信念和追求。
如何更好凝聚合力?昌邑市龙池街道成立以群众代表为主体的文化议事会,负责“文化圈”日常运行管理。该街道综合文化站将“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按居民居住地划分为6个“微网格”,各自然村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由文化议事会成员担任“微网格员”,负责本网格内的相关品质文化活动,并及时收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意见和建议,在文化议事会群内逐项进行讨论,对于好的建议认真吸纳。重视微信群的纽带作用,建设并运营好“红色龙池”微信群,每天在微信群里交流文化生活,不断提升文化服务精度。这种日常运行管理模式在潍坊市颇为常见。
在基础设施健全、活动场所充足的基础上,潍坊市深入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群众不再是你送什么我看什么,而是从台下走到台上,成为主体、主角。诸多乡村、社区纷纷注重加强对群众文化团队的服务和指导,积极为文化示范户、文化能人、文化带头人等群体创造条件,提供活动编排、器材配备、场地预订等方面服务保障,带动更多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品质化和社会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15分钟,不仅是时间的尺度、距离的远近,重要的还是衡量群众幸福感的标尺。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一级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1个、特级综合文化站45个,率先全省建成118个藏书2万册以上的镇级公共图书馆,613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达标率100%,创新打造了53个超然书房、128个“嵌入型”阅读书吧、2300个乡村戏台等“小而美”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连续7年群众文化、文体生活满意度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以深化县域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为抓手,以推进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各级各类文化场馆融合、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到2027年在全市城乡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有效覆盖、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显著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差距,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公平性、便捷性、可及性,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