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建永 通讯员 傅瑶 潍坊报道
“地域的相邻与条件的相似,成为我们联合抱团发展的契机。”提到“跨村联建”,潍坊寿光羊口镇庄子新村党总支书记孙春蕾难掩激动:“我们邻近的这4个村庄携手,共同成立了庄子新村,建设了占地1600亩的蔬菜特色产业园示范基地,以前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摇身变成了瓜菜飘香的高效大棚。现在,我们庄子新村80余户村民成功变身‘新农人’,新村集体经济增收了120余万元。”近年来,寿光市羊口镇通过项目的整合使用、土地的规模流转以及产业的连片开发等方式,打造共享平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据统计,潍坊寿光市共有968个行政村,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导致工作单打独斗,资源利用分散,基层组织运营成本高、负担重,成为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短板瓶颈。对于“弱村”来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而“强村”同样也面临着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面对这一困境,潍坊寿光市积极寻求突破,扎实推进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工作,探索实施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抓、服务联享的“四联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村庄布局的优化和融合发展。按照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产业相融、资源互补的原则,寿光科学划分联建党组织,共成立了160个联建党组织,联建村庄达到583个,联建覆盖率高达60.2%。在规划确定联建村时,寿光市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强村带动型、聚居融合型、自然融合型和产业拉动型等四种主要联建形式,以确保联建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联合党组织成立了,联建村不断盘活优势资源,村与村之间形成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良好格局,大家从过去的无序竞争变成“组团作战”。“我们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统筹各类资源,叠加各村优势,合力打造胡萝卜产业项目。科技和人才是实现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我们打造了教育培养实践基地,同时组织现场培训,确保每位村民都能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潍坊寿光化龙镇裴岭新村党总支书记高文选告诉记者。不仅如此,裴岭新村党总支还联合片区内胡萝卜企业,组建了“红企兴农”党建融合体,将片区内胡萝卜从业者紧密凝聚在一起,增强了产业市场竞争力。如今,裴岭新村的胡萝卜产业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寿光市“跨村联建”工作中的一个亮点。
“跨村联建”不仅优化了村庄布局、促进了融合发展,还提升了村庄治理水平和产业效益。通过择优成立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深化网格治理、设立联村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等措施,寿光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同时,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扎实推进村级建制调整试点,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未来,寿光市将继续深化“跨村联建”工作,发挥联建村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推动更多村庄攥成拳、抱成团、连成片,探索更多创新路径和联建方法,建立起联建村庄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蹚出了一条“跨村联建”的乡村振兴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