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山村小教堂,曾是华解某部指挥所

2018-07-19 07:23:00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明朝以儒立国,兼用佛、道,采取“利用而不使泛滥”的原则加以管控。天主教于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明朝统治者对天主教的态度比较宽容,明宗室、士大夫中亦不乏信仰天主教者。明朝遗臣张大经是天主教的虔诚信徒,山东青州圣水峪一带的天主教便起源于张大经。

  张大经的祖先张铎曾是明成祖朱棣的带刀指挥使,随明成祖夺取天下后,定居燕京,他的后人自明万历年间开始信奉天主教,上书皇上至青州为官,从此张氏子孙世代在青州为官。

  明亡后,张氏子孙身不愿意为清廷效力,为躲避清兵追杀,纷纷逃至各地。张大经辗转来到圣水峪定居,在此期间,他开始传教,随着信奉天主教人数的增加,张大经的儿子张学书、孙子张体清、张体洁开办了家庭教堂,在他们的影响下先后有本村的冯氏、聂氏、王氏信教,从此天主教在圣水峪及周边村庄传播开来。

  若瑟堂,坐落于青州圣水峪上院村中部圣水河北岸,大门沿街而立,门前街道宽阔,河水潺潺,绿柳成荫。若瑟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法籍罗神父筹资建立八间经堂、一座两层钟楼和七间住房,从此,圣水峪有了正式的大规模的天主教活动场所。

  从1930年开始,法籍神父在若瑟堂开办学校,传播文化、教义等;1935年,法籍袁神父出资,高志荣神父主持,在原基础上加盖一层钟楼、扩建两层楼房、门楼及九间平房,扩大了若瑟堂的规模。解放战争期间,若瑟堂曾经作为华东解放军某部指挥所。

  1949年以后,若瑟堂一度被改为上院村小学,到1968年又改为附近薄板台村、辛庄村、下院村和上院村合办的初级中学,成为培养科学文化人才的摇篮。

  现在的若瑟堂,东西长31米,南北长54米,占地2.54亩。大门正对经堂八间,经堂采用传统中式和罗马式相结合的建筑风格,经堂内正中悬挂着耶稣受难十字架塑像,十字架左右分别是若瑟抱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画像,两壁挂有十四幅耶稣苦修油画像,陈设朴素典雅,庄重肃穆。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焦雪
鎴戣鎻愪緵鏂伴椈绾跨储锛堜竴鏃﹂噰鐢紝濂栧姳鏈€灏�20鍏冭瘽璐癸紝鎵€鏈夊唴瀹瑰潎涓烘偍淇濆瘑锛�
鎵嬫満锛� (濉啓鎵嬫満鍙风爜)
濮撳悕锛�(璇峰~鍐欑湡瀹炲鍚�,缃戠珯浼氬仛淇濆瘑澶勭悊)
鎵€鍦ㄥ湴鍖猴細
鍐呭锛�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