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省级“四型就业社区”创建数量全省第一

2018-05-11 10:02:00    作者:范素娟 亓杨杨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日前,山东省人社厅对全省新认定的400家第二批省级“四型就业社区”名单进行公示,潍坊市46家社区入选,位居全省第一。这是潍坊市连续第二年省级“四型就业社区”创建数量居全省第一,目前总数达到96家。

  大众网5月11日讯(记者 范素娟 通讯员 亓杨杨)日前,山东省人社厅对全省新认定的400家第二批省级“四型就业社区”名单进行公示,潍坊市46家社区入选,位居全省第一。这是潍坊市连续第二年省级“四型就业社区”创建数量居全省第一,目前总数达到96家。

  “四型就业社区”是以城乡社区为主体,顺应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创新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推动充分就业、积极创业、智慧就业、标准服务工作在社区的融合推进。其中,充分就业是指有效促进社区内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基本实现就业;积极创业是指积极支持社区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成功自主创业或返乡创业;智慧就业是指基本实现互联网、物联网等智慧化信息手段,在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的全面应用;标准服务是指全面推行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在社区的实施落实。

  创建“四型就业社区”能够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质量,推动实现就业创业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无缝隙”和“实用性”, 能够有效加强对社区的就业服务指导,全面掌握社区劳动者的就业需求、企业的岗位需求,真正把就业创业服务做到群众家里、群众心里。

  着力打造“四型就业社区”,潍坊市按照“一目标、三举措、四重点”的工作思路,在学习省级相关规定政策的基础上,先后起草、制定文件通知,明确评估认定工作的前期准备、评估步骤和达标要求,并组建各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四型就业社区”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调度和组织实施等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取得良好成效。确保创建工作出成效、有成果、能推广,经得起检验,潍坊市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重要载体,按照“寻标对标提标达标”要求,对照省级创建标准,在每个县市区选评2个创建基础好、业务工作突出的社区树立标杆,作为创建模板,进行宣传推广,带动全市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精准服务,实现充分就业。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劳动者就业失业状况、企事业单、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岗位需求情况;利用地域优势,广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并登记造册、录入系统,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实行动态管理。通过LED显示屏、社区宣传栏、印发宣传单等方式宣传公布各类收集到的岗位信息,宣传岗位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扶持等相关政策;针对性地将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政策送到社区居民手中,有力推动了就业创业,所有候选社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或转移就业登记人员转移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消零。

  搭建平台,促进积极创业。积极推进社区创业工作,全力搭建服务平台,大力扶持创业者创业。充分发掘自身特点和优势,依托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为自主创业人员开展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问效等全程化创业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培训补贴、职业鉴定补贴等扶持政策,优化创业门槛,宣传创业典型,创业环境满意度显著提升;建立起了引导、扶持、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

  信息共享,打造智慧就业。积极进行设施设备改造,设立就业“e”站,配备触摸屏信息电脑、无人值守自助服务终端、移动终端、户外LED信息发布屏、手写板、高拍仪等数字化信息设备,开发完善手机APP软件、本地“岗位信息库”和“人力资源信息库”等,联网安装、使用“山东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保持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移动管理服务、无人值守自助服务、户外信息发布服务功能、无纸化办事服务和电子地图网格化管理服务,就业创业服务覆盖社区全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达到“半小时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圈”要求。

  健全制度,开展标准服务。以促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为着力点,结合实际,进一步梳理归纳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充实完善相关基础台账,实现服务承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行为准则等上墙公示,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同时,组织开展基层平台工作人员轮训,全面学习、掌握各类就业创业政策文件,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本领,落实人本服务理念,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AB角”工作制和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做到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理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全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均等化、便利化、规范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