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志稿》刊印时遭毁版 亟盼知情人士提供线索

2018-01-28 09:25:00    作者:刘燕????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潍县志稿》为后人研究潍坊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料,但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其删节一直是不小的遗憾,潍坊的部分文史学者一直在为《潍县志稿》完整再现而努力。如今,又得到了重要线索,根据赵贞信先生《丁稼民先生年谱初稿》稿本中的记载:“未刊之《潍县志稿》,刘逊聪云已交杨质斋保存,作将来补订之用。”这为潍坊的文史学者提供了新的方向。1月24日,记者了解到,我市的文史学者孙建松等人正在积极寻找杨质斋的后人,盼知情人提供线索,早日让《潍县志稿》完璧。

  《潍县志稿》为后人研究潍坊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料,但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其删节一直是不小的遗憾,潍坊的部分文史学者一直在为《潍县志稿》完整再现而努力。如今,又得到了重要线索,根据赵贞信先生《丁稼民先生年谱初稿》稿本中的记载:“未刊之《潍县志稿》,刘逊聪云已交杨质斋保存,作将来补订之用。”这为潍坊的文史学者提供了新的方向。1月24日,记者了解到,我市的文史学者孙建松等人正在积极寻找杨质斋的后人,盼知情人提供线索,早日让《潍县志稿》完璧。

  孙建松正在研究1960版《潍坊市志》。?

  《潍县志·党治》一卷现身有缺页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如约见到了文史学者孙建松,他拿出1936版《潍县志·党治》复制本、1941版《潍县志稿》复制本和1960版《潍坊市志》(部分)等资料后说,1936版 《潍县志》我市目前仅存一套,现存潍城区档案馆,1941版《潍县志稿》存世较多,即目前通行本民国《潍县志稿》。

  《潍县志稿》虽然受新文化运动熏陶,表述力求“平民化,贵使人人可读”,但时间跨度毕竟达4000多年,所涉历代典籍、地方文献著作达2000余部、篇,一般人很难阅读理解,更不好查阅使用。自2008年始,孙建松便抱着学习的心态进行阅读研究,做了大量校勘、注释和笔记。后来在朋友鼓励下,约合崔永胜等潍坊文史同好,着手按照横排简化、标点分段的规范,整理、录入《潍县志稿》。

  因民国《潍县志稿》1941年由日伪政权出版,删除了《党治》一卷,内文也作了处理。2012年,孙建松从寒亭区离休干部谭家正老人处见到一册《潍县志·党治》的复制本,便据此进行了复制。

  据谭家正老人介绍,《潍县志·党治》的复制本是1982年编修《潍县志》(即后来的《寒亭区志》)时,自潍坊市(今潍城区)史志办复制的,缺少了第22页。“我查阅潍城区档案馆复制的民国《潍县志·党治》卷,也是缺少此页。”孙建松说。

  在刊印时抽出毁版

  孙建松介绍,现存的民国《潍县志稿》通纪部分下限仅到清末,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12年至1937年)不载,《潍县志稿·人物》的民国部分也以“缺”字含混而过,这与地方志书“略古详今”的体例特征是不相符的。

  孙建松在寒亭区档案馆查阅1960版《潍坊市志》,意外发现了更有价值的资料:在“大事记”民国部分中,有一条《潍县志稿》出版的记载,称:“志稿于‘七七事变’前已大部成稿,打制纸型,因事变停刊。刊印时将《(国民)党纪》(按:原文如此,应为党治)、《通纪三》抽出毁版。”

  “现存《潍县志稿》中未刊印的还有《通纪三》即民国部分。这也解开了我对通纪中缺乏民国时期记载的困惑。”孙建松说,至于删除的原因,那就是丁锡田等著成的志稿中有很多内容与日本人占领潍县的时局不合。

  只有把《通纪三》补上,民国《潍县志》方可完璧再现。孙建松考证,1960版《潍坊市志》所附载的民国大事记,极可能是《通纪三》的变身。

  知情人忆不起细节

  为了一探究竟,在陈瑞曾(民国《潍县志》分纂、《党治》卷撰稿人之一陈曲汀的长子)老人的引荐下,2015年5月,孙建松登门拜访了当时93岁高龄的陈慕虹老人。

  陈慕虹是1948年解放潍县时随军进城的接管干部,后任东关区委秘书;1952年开始从事工会秘书工作;1960年因市委决定编写《潍坊市志》,被借调到市志办公室;1965年出任潍坊市文教局副局长;1982年离休。

  孙建松从陈慕虹老人处得知,1960版《潍坊市志》于1962年1月形成初稿,以油印方式内部发行。全书50多万字,分4卷,共27章。

  修志过程中,陈慕虹与主持《潍县志稿》整理出版的刘祖幹交往很多,经常去他家借阅书籍,查证资料,给予他不少生活资助。旧文人出身的刘祖幹出于感激,便将自己所藏的一些文献资料转予陈慕虹。

  1941年出版《潍县志稿》,删除《党治》一卷及《通纪三》的情节,就是刘祖幹在一次修志座谈会上透露的,并将丁锡田的私人秘书杨质斋引荐给陈慕虹。于是,陈慕虹从杨质斋手中借出《潍县志·党治》,并复制一册留存。

  然而,关于《通纪三》的存在与否,因为时代久远,陈慕虹年事已高,最终未能回想起来。

  希望早日得到线索

  孙建松说,关于《通纪三》的下落,除1960版《潍坊市志》外,从未见诸文字。1960版《潍坊市志》于1962年内部发行,存世无多,多数人并不知晓。陈慕虹老人2017年溘然长逝,使寻找《通纪三》的希望更加渺茫,但陈瑞曾、孙建松等人没有放弃努力。

  2017年10月至11月间,我市文化学者孙福建到北京寻访丁锡田留守禹贡研究会的遗迹,搜集有关资料。在拜访丁锡田的儿子丁伟志(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时,对方出示了一册《丁稼民先生年谱初稿》的稿本,此书是丁锡田寓居北京的好朋友赵贞信所撰。

  赵贞信在此条上端特加了几行批注:“未刊之《潍县志稿》,刘训(逊)聪云已交杨质斋保存,作将来补订之用。”这条批注使搜寻《潍县志稿》缺失部分又现出一线希望。但是杨质斋后人的信息,孙建松与陈瑞曾等人多方打听,也没有收获。

  孙建松渴望知情人提供线索,也盼望杨质斋的后人看到报道后能提供相关信息。知情人可拨打本报热线8196110与记者联系。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