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2 10:24:00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坊子区坊安街办的工作人员入户做棚户改造工作。
棚户区改造关系着城市发展,更关系着居民的生活环境。8月11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坊子区完成5000户棚区居民的拆迁改造工作,目前棚户区改造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并在实践中走出了新路子,总结出了好经验,让棚户区居民从“忧居”进入到“优居”,给了居民对未来生活环境更大的信心。
住户对未来新楼房充满期待
8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坊子区凤凰街道棚户改造营子片区看到,原先的老房子已经拆除。在棚改工作指挥部里,摆着各种宣传和示意图,让村民对未来的居住环境有了信心。
营子片区棚户改造总指挥高峰介绍,营子片区包括大营子村、河西村和前营村三个村以及国有土地、畜牧用地、企业用地、种植业用地和沿街房,总面积2010亩,棚改工作正按照计划有序进行,村民临时住在了安置区的楼房里。
住了几十年平房,马上就要住上新楼房,村民们心里美滋滋的。大营子村村民张先生说,今年4月份,他们村的村民陆续签了棚改协议,并纷纷支持这一工作,“棚户区改造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早一点签协议,就能早一点住上新楼房”。
该村村民商先生则笑着说,从改造后的效果图上看,这里的楼房很漂亮,都是小高层。
用通俗的比喻向村民作解释
在棚户区改造中,难免会遇到多种阻力。为了减弱阻力,推动棚改工作的有效进行,营子片区积极从棚改村居和周边村居中组织人品好、能力强、有威望的党员作为骨干,不但党员自己和亲属早早地完成搬迁,同时充分发挥熟悉情况、有群众基础的优势,积极帮助做好群众工作。
营子片区挑选的这些党员,在帮助群众处理生产生活矛盾时,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说得了话,办得了事。对于群众存在的疑问,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大家解释,对于无理取闹的个别人,他们也能找对症、抓住理,用一套接地气的办法来解决好。
前营村部分村民因为安置楼带电梯而不愿意搬迁,很多干部去做工作却收效甚微。“乡亲们,这就好比咱们家里娶媳妇,这安置楼就是媳妇,这电梯就是陪送的嫁妆,咱们不能只要媳妇不要嫁妆吧?”前营村村支部书记李永珍用简单的几句话就把道理讲透了,最终全村166户全部搬迁,成为今年坊子区首个实现整村拆迁的“样本”。
创新“十户联帮”法快速破题
坊子区的棚改工作,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还进行了创新。高峰告诉记者,他们之前到济南历下区学习过,进行了创造性运用。“历下区都是老楼房,一栋楼上的居民都认识,楼长进行联系,容易联帮。”高峰说,他们借助“亲戚”、“朋友”之间的联帮,采用了“十户联帮”的办法。
“十户联帮”是村民按照自愿组合方式,每10户到15户组成一个小团队,团队内的成员全部完成拆迁的,每户可获得3000元奖励,但只要有1户不拆,所有人都拿不到奖励,把团队内的成员变成了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的利益共同体,遇到困难和问题共同想办法、出主意,有效化解了一批棚改中出现的棘手问题。
同时,配套制定了积分制奖励办法,根据居民房屋腾空、协议签订、房屋拆迁的先后顺序分别记不同分值,腾空、签约、拆迁得越早积分越多,最终根据总分确定奖励金额和选房顺序。积分越多奖励越多、选房越早,最后拆迁的没有奖励,这极大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南沟西村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正是得益于这个好办法。该村80%以上的住户都早于计划时间完成了房屋腾空,仅协议签订第一天就有478户村民签约,占总户数的91%。
老城区棚改,以宅基地换安置楼
记者采访得知,位于坊子老城区的西辛村属于原来的老坊子镇。当时外来务工人员多,很多人为了方便工作,将户口直接挂靠在了西辛村集体上。公安户籍系统显示西辛村有居民327户,而实际拥有合法宅基地的仅有191户,而这191处合法宅基地当中还有将近20套两层住宅。
如果以人口数量为主分配安置楼,显然会损害到西辛村集体成员的利益,两层住宅村民也坚决反对。最终选择了以宅基地换安置楼的方式,平房宅基地能分到200平方米安置楼,楼房宅基地则能分到300平方米安置楼,实现村集体成员利益的最大化。
老城区居民大多是城镇户口,对棚改的期望值较高,再加上外来人口多,户籍管理较乱,棚改的阻力较大,工作人员需要拿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做群众工作,实施集中连片式的改造很可能“板住”,所以确定了“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的思路,实现以点带面,将高家片区、西辛片区列入第一批改造项目。在具体拆迁过程中通过自上而下推动、化整为零攻坚的拆迁方式,仅用两个月就基本完成了拆迁工作,对老城区面上的改造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新城区棚改,以人口数为主补偿
坊子新城区村居的户籍关系清晰,房屋99%以上为普通平房,除了建筑年代,房屋在面积上无太大差异,但由于村居规划控制得严,新建宅基地较少,产生了人多房少、几代人挤一套房的情况。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村集体成员的利益,确定了以人口数为主、房屋面积为辅的补偿方案,人口多的占便宜,房子大的也不吃亏,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新城区涉及的8个村居都是典型的“城中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越来越成为民生改善的“肠梗阻”和城市形象的“牛皮癣”,也成为阻碍新老城区联动发展的屏障。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城市发展需求迫切,推动实施棚改的阻力较小。最终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6个村居、2383户居民拆迁,取得了新城区棚改良好效果。
保障居民长期利益 上楼种地两不误
坊子区政府的工作人员介绍,棚户区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拆了旧房住新房,必须要综合考虑群众改造意愿、服务设施配套、产城融合发展等多种因素,尤其是在城区之外的周边乡镇,必须要尊重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实施棚改。
坊子区南眉村片区位于工业发展区的中心镇区位置,周边配套了九龙中学、北眉小学、南眉幼儿园等教育服务,临近309国道、眉南路,供水、供电、燃气等市政管网比较完善,再加上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同意改造的居民达到了98%以上,最终具备了实施棚改的成熟条件。
棚改效果好不好,不仅要看居民当前是否得了实惠,也要看居民的长远生活有没有保障。记者了解到,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推进,坊子新老城区居民基本上没有了耕地,为了保障居民后期生活,在足额分配安置房的基础上,按照每人15平方米标准额外配套建设了保障用房,由村集体统一管理运营,收益用于村集体各项民生事业保障支出,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而周边镇街的情况与新老城区不同,村民还拥有“口粮地”,棚改之后,这些土地仍归村集体所有,保证村集体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安置房建设时,没有额外按人口建设保障用房。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坊子区完成5000户棚区居民的拆迁改造工作,搬迁12个村居、17000多人,拆除房屋19000多间、建筑物70多万平方米,取得了棚改工作的突破性成效,更从旧棚改中走出了新路子、改出了好经验,让棚区百姓进入从“忧居”到“优居”的快车道。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