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搭建四个平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12-04 09:06:00    作者:张秋德   来源:潍坊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 鲁台会 茂腔 表演
[提要]面对祖先馈赠的丰厚文化遗产,我市从非遗本质和时代特征出发,着力加强平台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元化形式,努力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水平。成立了潍坊民俗学会、潍水文化研究会等100余家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编辑出版《潍坊文化简史》等100余部专业论著和《古风遗韵》等200多部传统文化项目丛书。

  面对祖先馈赠的丰厚文化遗产,我市从非遗本质和时代特征出发,着力加强平台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元化形式,努力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水平。

  搭建非遗传习平台。组织实施了非遗师徒传承“百乡千人扶持计划”,开展非遗社会传习讲堂30个,建立常态化非遗传习所235个,全市百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收徒达4000 余人。搭建文化传播平台。在潍坊广播电台开播《文化潍水》专题节目,组织茂腔、地秧歌等表演类非遗项目下乡表演,每年为群众表演2000余场。举办“潍水讲坛”30期,参与听众6000多人。搭建学术研究平台。成立了潍坊民俗学会、潍水文化研究会等100余家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编辑出版《潍坊文化简史》等100余部专业论著和《古风遗韵》等200多部传统文化项目丛书。搭建市场推广平台。依托国际风筝会、文展会、鲁台会等大型节会,设立潍坊民间工艺产品展销区,展会年均销售额达亿元以上。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