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临朐一市民当年应招赴欧参战 写就《游欧杂志》

2015-05-29 09:34:00    作者:姜康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马春苓 马京东 1918年 临朐 游欧杂志
[提要]临朐马春苓当年应招赴欧参战并写就《游欧杂志》,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马京东正在阅读爷爷留下的日记。1917年,英国来中国招华工去欧洲战场服劳役,马春苓前往,历时两年多,回到中国后,他又继续当起了小学老师。

  一战华工珍贵日记,道不尽艰辛经历

  临朐马春苓当年应招赴欧参战并写就《游欧杂志》,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马京东正在阅读爷爷留下的日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到中国招募华工去欧洲助战。此后,共有约2.5万名潍坊籍华工奔赴欧洲战场,在欧洲前线承担着最艰苦、最繁重的战勤任务。1917年,临朐县东城街道胡梅涧村的马春苓应招赴欧支援协约国作战,在战地炮火中和往返途中写成《游欧杂志》。他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所见所闻记录下了当时中国人在欧洲战场辛苦劳作的情景,为后人研究那段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5月28日,记者见到了马春苓的孙子马京东,有幸见到了这本《游欧杂志》,了解到这本日记背后的故事。

  记者探访

  每篇日记都是一气呵成,几乎没有修改

  5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临朐县方圆异型钢管厂,在办公室见到了马春苓的孙子马京东。

  记者说明来意后,马京东从里屋拿出了两个用黄纸包着的包裹。一个包裹里是一些老版本的经典名著,打开另一个包裹,记者看到了马春苓的名片、小学毕业证、劳务手册等。劳务手册是由“关东州劳务协会”印发的,封面为蓝黑色。打开劳务手册,一寸黑白照片上的马春苓留着清朝辫,穿着黑色的棉衣,鼻梁高挑,眉清目秀。劳务手册的左边写着马春苓的名字、出生年月、籍贯等信息。

  “照这张照片时,我爷爷才22岁。”马京东说,“这本劳务手册是爷爷去当华工时的凭证。”

  随后,马京东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黄色书本,虽然有些破旧,但是书角都保存地比较完整,封面用毛笔写着“游欧杂志”。翻开此书的第一页,右下角有个红色印章,里面的字迹清晰,文笔流畅,每篇都是一气呵成,很少有修改的痕迹。

  “这本日记是我爷爷赴欧支援协约国作战时,在战地炮火中和往返途中写的,都是他在欧洲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马京东说,这本日记距今快100年了。

  在《游欧杂志》中夹着十几张颜色已经暗黄的明信片和马春苓在法国时写给家人的一封信。从这些明信片中可以看到当时欧洲战场的情景——满目疮痍。“这些明信片的背面都没有写字,是我爷爷在法国收集的。”马京东说,爷爷当年回国时,还带回了纪念奖章等东西,但是现在都找不到了。

  把日记藏在柜子夹层里才得以保存下来

  马春苓字芳洲赞臣,号延襄,生于1886年,卒于1962年。“我爷爷6岁时就跟着我的曾祖父读书,14岁时从师学艺,15岁结婚,16岁八股成篇。”马京东说,爷爷马春苓1913年考入原临朐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起了小学老师。

  1917年,英国来中国招华工去欧洲战场服劳役,马春苓前往,历时两年多,回到中国后,他又继续当起了小学老师。1942年,临朐成为“无人区”,他带妻小前往辽宁逃荒,靠出劳力糊口,两年后又回到临朐当小学老师。“我爷爷不光在胡梅涧村当过老师,还在岩头村、北店村、大广尧村当过小学老师。”马京东说,爷爷马春苓作风正派,喜欢看书写作,除了《游欧杂志》,还写过《北京游记》,并多次发表诗歌。

  “我父亲受爷爷的影响,也喜欢看书,特别是《游欧杂志》,他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马京东说,爷爷生前曾告诉过父亲,一定要把他的《游欧杂志》好好保存下来。“‘文革’期间,我父亲把这本日记藏在了柜子最底层的夹层中,家里人都没有找到。”马京东说。

  如今,马京东的父亲已经去世。老人去世前,把日记交给了老伴,并一再叮嘱,无论何时也不能将日记弄丢或者卖掉。“我母亲还健在,把日记给别人她不放心,后来就给了我。”马京东说,他收藏这本日记已经8年了,平时根本不舍得拿出来给别人看。

  打算出版成书,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

  目前,全国只有两本记录一战欧洲战场的日记,其中一本已经被天津大学的一位教授整理成书,并进行了出版。“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一战华工欧战纪实》,这本书作者的姨夫曾经是一名华工。”马京东说,这位教授曾托同学到临朐找到他。进行交流后,马京东把《游欧杂志》的复印本托来人转交给了教授。

  “我从小就知道这本日记的历史价值。”马京东说,在爷爷的日记中,既能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又能感受到华工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和繁重的劳动间的团结、不折不挠的精神。爷爷的一战华工经历,对他们后人的影响很深,他们都为有这样的爷爷感到骄傲。

  “2017年就是爷爷奔赴欧洲战场100周年了,为了纪念他老人家,我打算到时候把爷爷的日记出版成书。”马京东说,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一战的历史,让爷爷的日记“发光发热”,让更多的年轻人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华工待遇

  一月的收入能买千斤高粱

  “当时,英国人给赴欧的华工开出了优厚的物质条件,每人每月领工资12元,每名工人工资以外另有家属养家费,每月10元。除工资养家之款以外,工人临起身时,每人给安家费20元。”马京东说,这里所说的“元”,是当时的银元,10元在当时足以购买1000多斤高粱。

  “一个工人,每月收入22元,1年收入264元,大约能买2.5万斤高粱。如果每人每年按消费500斤高粱计算,1人能养活50口人。按照1名壮劳力养活4口人,在外华工1个人就能抵国内12个劳力还多。”马京东说,除此之外,华工还享有多项福利,比如从威海到欧洲往返路费,均由英国政府出资;吃食、冬夏衣服、住房、柴炭、灯火以及医药费等,均由招工局备付,分文不用个人承担。

  日记内容

  一直希望游历世界,序中流露“世界之大,想去看看”

  在《游欧杂志》的“序”中,开头这样写道:“余尝披览地图,以见世界之大,万国之众,水陆山原之异势,飞潜动植之殊态,以及人民风化,土地气候,莫不千差万别。若仅拘于一区,则眼帘障蔽,身外之事,一无所睹。”

  “我爷爷的思想比较进步,这些话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世界之大,我想去看看’。”马京东说,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正式宣布参加一战,主要采取“以工代兵”的方式参战。

  当年,临朐大旱,庄稼大多绝产,因此当地各乡各镇都有成批农民报名。马春苓虽然时任小学老师,却一直怀有环游世界的心愿,便应招前往。马春苓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日之举,既能增军事之新学识,又得偿游历之夙愿。时哉弗可失矣!”

  “我爷爷去当华工之前,已经有4个女儿,我的曾祖母也已经年过七旬,爷爷托他弟弟照顾老母亲,把家里的事情都安排给了我奶奶,并拜托族人帮忙照顾家里人。在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他才决定动身。”马京东说,1917年10月3日,爷爷马春苓在家人的叮嘱和族人的相送中离开老家临朐。

  赴欧途中敌军拦截,豪迈写下“死生一之,又何惧乎”

  1917年10月22日,马春苓和3430名同伴开启赴欧之旅。由于沿海有德国潜艇截击,华工们不得不乘船绕道日本,途经美国、加拿大赴欧洲战场。当船行驶于太平洋上,离家多天的马春苓不禁感到孤独,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惟见碧浪滔天,弥望无际,岛屿不见,飞鸟绝迹,彤云密布,朔风砭肌,直令人惕然而惊,亦惨然而凄。惟伏处仓中,欹枕长卧而已。”

  1917年11月12日,马春苓所乘船只抵达加拿大温哥华。同年11月28日,船只离温哥华向欧洲进发。由于这片海域时有德国潜艇截击,所以英国派来兵舰护送。即使如此,马春苓还是感到危险重重,随时可能命丧大海。但想到自己是去为一战作贡献,他又感到大义凛然。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大义所趋,死生一之,又何惧乎!”

  1917年12月18日,船只抵达英国利物浦口岸,然后又转往法国,12月23日终抵驻扎营地。

  初到法国常遇空袭,苦恼“七八个月,未尝解衣而寝”

  从雇佣之日起,英法两国就对华工采取军事方式管理。抵达法国之前,英招华工必须按指模,佩戴刻有中英文号码的铜牌或手镯,并以数字代替了名字。在华工营中,15人编为1个班,3个班为一排,3个排为一连,3个连为一营,由英国或法国军官管理指挥。

  1917年12月24日,马春苓所在第一连华工共计120余人开始做工,主要负责修路、运粮、伐木、修路、运输战略物资等工作。

  当时,华工只能穿统一配发的工作装,不得着平民服,每日收工后大多被严格限制在营地内。华工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形同囚犯,且经常遭到辱骂、殴打。

  马春苓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初到法国之时,分派到加莱省西北部诸工厂,去战线尚百里,故未冒子弹之险,并未遭颠沛之苦,惟夜间敌国飞机潜入,抛掷炸弹,险情迭生,一夜之间,常奔避数次,故在该地驻七八个月,未尝解衣而寝。”后来,马春苓与同伴又迁至别地做工,“去战线愈远,飞机亦不易及,始得安枕而卧”。

  终能回国喜极而泣,老少欢庆“歌声笑语,彻夜不休”

  1918年11月,一战结束。1919年2月23日,马春苓与同去的华工们被通知收拾战场内遗弃军械,因为盼望着回国,马春苓整夜失眠。8月10日,在华工们的强烈要求和团结斗争下,完成任务的华工终于可以分批回国了。

  8月22日,马春苓终于等来了可以回国的通知,他喜极而泣。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阖队欢欣异常,白叟拍掌而相庆,黄童舞蹈以欢呼!歌声笑语,彻夜不休。于以见乡思之殷,人人有同情也。”

  10月13日,马春苓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路程。12月18日,马春苓与同伴抵达青岛,后到益都(今青州)车站。因受大雪影响,回家的日程又被耽误了下来。12月25日,马春苓才回到离别已久的胡梅涧村。

  “我曾祖母当时双目失明,听到儿子要回来的消息,特别激动。”马京东说,爷爷的日记中也记载了这最难以忘怀的时刻:“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子弟欢迎,老母依门;扶亲入室,两泪流痕;田园既芜,青毡犹存。吾想夫自亚赴欧,水陵倭迟;方逾二载,贲然来斯;既历三洲,游兴已遂;联军奏凯,战功永垂。” 记者 刘燕

  新闻背景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一战最初的两三年,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随着战争的演进,协约国一方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让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希望中国人可以作为工人前往欧洲支援协约国一方的作战。于是,在德国人无暇顾及的远东地盘上,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劳工招募运动。

  在1917年中国宣布参战后,开始转由中国政府劳工部组织劳工输出。从1916年5月输出第一批劳工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18年11月,相继有14万华工远涉重洋,来到战火纷飞的欧洲,开始了他们曲折艰辛的劳工经历。

  英法两国对华工的选拔非常严格,凡患有眼病、肺结核、性病及牙病者均被拒绝。招募的华工以山东人、湖北人为主。

  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后方,华工从事的都是最艰苦、最繁重的工作。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