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1 09:59:00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菜农整理刚收获的油瓜。
在寿光市稻田镇何家村,九成村民种植油瓜,该村也成了油瓜专业种植村。12月19日,记者探访了该村种植油瓜的发展过程。2003年,6名菜农将油瓜引进村里,由于卖不上价钱,被村民调侃为“愁瓜”。后经过几年发展,各地客商慕名而来。如今油瓜已经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菜农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刚种植时赔了本
12月19日,正值油瓜上市的时候,记者来到何家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齐善堂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菜农种植黄瓜、茄子等,收入微薄,2003年,村里6名菜农开始探索着种植其他蔬菜,齐好良就是这6名菜农之一。
据齐好良介绍,当时他们发现荷兰品种的油瓜不错,便购买了几包种子,回来尝试着种植。“当时油瓜种子在市场上几乎处于垄断状态,所以价格比较高。”齐好良对记者说,对于种植油瓜,大家都抱着很大的希望,所以不管是育苗,还是日常管理,6名菜农都非常上心。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管理,2003年9月份,油瓜终于上市了,但当时的价格却不尽如人意。“一斤油瓜的批发价格才0.4元,并且还很难卖,被村民调侃称为‘愁瓜’。当年黄瓜的批发价格为1元/斤左右,就算种植普通黄瓜,一个大棚一年也能挣3万元。”齐好良告诉记者,在当年春节之前,他种植的油瓜仅卖了1200元,连成本都没收回来。
“种植油瓜的效益还不如种植黄瓜,这种情况让大家无法接受。”齐好良说。
打开销路,一根油瓜顶一根香肠
由于一开始时效益不好,有的菜农开始打退堂鼓,打算改种其他蔬菜。为了寻找大客户、大市场,2003年春节之后,该村村委会成员来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寻找外地大客户。
“说白了,就是向外地客户推销自己地里的油瓜。我们几个人不仅费劲了口舌,还请外地客户到我们的大棚里检验油瓜。”齐好良告诉记者,经别人介绍,当时内蒙古满洲里市的一名商贩看好了油瓜,并给出了一个较高的价格。“每斤油瓜5元,这个价格让大家兴奋不已。一下子,‘愁瓜’变成了‘牛瓜’,我们当时笑着说,一根油瓜的价格都赶上一根香肠了。”齐好良说。
商贩们从何家村收购的油瓜,大部分被销售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还有一部分销售到上海、南京等国内大城市。常年在何家村收购油瓜的商贩刘兴亮表示,他把油瓜运送到满洲里市,然后再卖到俄罗斯。
“由于色泽鲜美,味道可口,俄罗斯人很喜欢何家村的油瓜。”刘兴亮说,油瓜皮厚、耐运输、好储存,即使储存半个月再运送到俄罗斯市场上,仍然很新鲜。
村民买两辆车,运瓜外出分开用
村民们看到种植油瓜的利润比普通蔬菜高,纷纷改种油瓜。2004年该村已有14名菜农种植油瓜。到了2008年,村里种植油瓜的菜农达到200多名。现在,村里九成菜农已“改行”,在1100个大棚里种上了油瓜。依靠种植油瓜,村里的菜农走上了致富之路。
起初,只有一两名外地客户在村里收购油瓜,后来村委通过网站、媒体的对外宣传,现在有八九名为外国代购的客户及十多名国内市场的客户长期在村里收购油瓜。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何家村“两委”专门规划了高标准大棚种植区,并牵头成立了南吕何家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南吕何家油瓜”商标。如今,油瓜已经成为何家村的一张名片。
随着油瓜在何家村的发展,多数村民跟着受益,收入明显增高。齐善堂笑着说,大家伙收入提高后,纷纷盖起了大瓦房。“现在不少村民家里有了两辆车,一辆是面包车,用来运输油瓜,另一辆是小轿车,平时外出使用。”齐善堂说。
除此之外,村里还自己掏钱,对村内的土路进行了硬化,并建起文化广场,重建了幼儿园。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