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停潍坊的绿皮车如今只剩下三趟 将逐渐退出舞台

2014-08-19 10:37:00    作者: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说起绿皮车,总有一种从记忆深处驶来的感觉。服役时间最长的绿皮车,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和情愫。在动车、高铁迅速发展的今天,绿皮车渐渐淡出人们视野。时至今日,设施简陋的绿皮车在一些城市已经陆续被淘汰。而经停潍坊站的绿皮车,如今也仅剩下了三趟。8月15日,记者乘坐从威海站发往济南方向的K8262次列车,重温绿皮车那份渐行渐远的时代记忆。

  说起绿皮车,总有一种从记忆深处驶来的感觉。服役时间最长的绿皮车,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和情愫。在动车、高铁迅速发展的今天,绿皮车渐渐淡出人们视野。时至今日,设施简陋的绿皮车在一些城市已经陆续被淘汰。而经停潍坊站的绿皮车,如今也仅剩下了三趟。8月15日,记者乘坐从威海站发往济南方向的K8262次列车,重温绿皮车那份渐行渐远的时代记忆。

  记者探访

  热水需提前烧好,风扇也要早检修

  8月15日早上5时许,从汉口驶往威海的K8262次绿皮车冲破清晨的寂静,到达终点站威海。乘客们下车后,乘务员开始忙碌起来,为下一班发车做准备。K8262次车停留3个小时左右,当日上午8时发往济南。与普通空调车相比,绿皮车上没有电炉,为乘客烧热水只能靠煤炉。

  当日早上6时,记者走进14号车厢,乘务员赵伟均正蹲在煤炉和储煤箱之间狭小的空间内,不停地往煤炉里添煤。燃烧的煤炭在给水加热的同时,还烘烤着赵伟均。他用手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向记者谈起了自己的工作。“普通空调车上有电炉,可以自动为乘客烧水。而绿皮车上没有电炉,只能人工烧水。”赵伟均对记者说,只要绿皮车到站,他就要烧8桶开水,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然后将热水放进保温桶里,供乘客使用。

  “因为绿皮车行驶的速度比较慢,再加上乘客比较多,我早上烧的这些水只能供4个车厢使用半天,所以到了中午,还要烧一次。”赵伟均告诉记者,由于车厢里面没有空调,本来温度就很高,再靠近炉子烧水,身上出汗是难免的。“现在这里温度在40℃左右,三伏天的时候,火炉旁的温度能达到50℃。即使温度再高,我们也要坚持着,否则乘客就没有热水用。”

  除此之外,绿皮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空调,车厢里面安装着风扇。为了保证风扇在火车行驶中正常运转,检修人员需要在火车出发之前对风扇进行检修。当日早上,检修人员贾凤和首先对火车行车部位进行了检查,随后又对火车内部设施进行了检查。

  贾凤和对记者说,前几天一个车厢里的线路出了问题,整个车厢的风扇都不转了,乘客们热得受不了。“我和另一名检修员得知情况后,立即对电线进行了修理,最后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终于修好了。”

  坐绿皮车,学生图便宜老人找回忆

  经过乘务员们的准备,K8262次绿皮车里的卫生打扫得非常干净。当日上午8时,19节车厢的“绿色长虫”K8262次列车缓缓驶出威海站,朝着济南方向驶去。记者乘坐此次列车,体验绿皮车的时代感觉。

  由于窗户并不是封闭的,自然风随着火车的运行穿过车厢,让闷热的车厢凉爽了很多。火车车轮转动过程中发出“况且况且”的声音,很多坐在窗户边的乘客,听着这有点聒噪的声音,欣赏着窗外的景色。“能听到火车奔跑的声音,感觉别有一份情趣。”乘客付明江说,现在空调车、动车和高铁的窗户都是封闭的,坐在车厢里的乘客很难听到车轮奔跑的声音。

  记者发现,车厢里的乘客以农民工和学生为主,他们出行选择绿皮车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比较便宜。据了解,从威海到潍坊全程是398公里,绿皮车需要行驶7.5个小时,票价34.5元,这样算下来,平均每公里不到9分钱。如果换成空调车,价格在50元以上。

  “我和几个同学去济南旅游,为了节省开支,我们选择了较为实惠的绿皮车,从威海到济南大约需要10个小时。”大二学生小张告诉记者,暑假里的时间比较多,外出游玩不用考虑时间,虽然坐火车时间比较长,但每人可以节省30多元。

  此外,车厢里还有很多老人,他们时不时透过车窗观赏着外面的景色。不少人表示,他们对绿皮车有着独特的感情,在旅行中可以领略沿途的风景。

  来自济南章丘的乘客刘福祥对记者说,1983年他坐火车去哈尔滨走亲戚,虽然在火车上站了20多个小时,但是并没有感觉有多累,心里非常兴奋,因为在当时人们眼中,绿皮车就像现在的宝马轿车一样。“我对绿皮车有着说不出的感情,每每听到‘况且况且’的火车奔跑声音时,总是难抑心中的激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乘坐火车的情景就会浮现在眼前。”

  故事讲述

  颠簸了40年,见证绿皮车的兴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检修员贾凤和今年57岁,济南人,是位“老铁路”了,在火车上“况且况且”颠簸了40年,对绿皮车有着说不出的感情。“我们通常是工作三天休息三天,换句话说大半辈子有一半时间是在火车上度过的。”贾凤和一边在车厢里巡逻,一边对记者说。“40年来我已经习惯了火车上的生活,火车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贾凤和告诉记者,他17岁那年就在济南站工作了,后来在火车上负责检修工作。至于跟过多少辆绿皮车,他已经记不清楚了。

  在火车上工作了40年,贾凤和见证了绿皮车的兴衰。“上世纪70年代,在很多人心中,绿皮车是一种高档的交通工具,乘坐一次火车是件非常令人向往的事情。”贾凤和说,当时的绿皮车比较简单,内饰都是带油漆的软木,看上去比较粗糙,清理上面的尘土比较麻烦。再就是,当时绿皮车的座椅全是木头的,人坐在上面如同坐的是“冷板凳”,另外地板也是木头的。

  贾凤和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乘坐火车的人越来越多,每趟列车都会出现挤满乘客的情况。“特别到了春运的时候,车厢里到处都是人,有的乘客钻到座位下面躺着,厕所里也被七八个乘客占据了。”

  贾凤和告诉记者,自20世纪90年以来,铁路部门不断加大绿皮车的淘汰和改造力度,每次列车大提速,铁路客车车辆更新、升级,都会淘汰一批绿皮车,绿皮车逐渐被速度更高、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替代。进入21世纪后,随着空调车的发展,以及近几年动车和高铁的普及,绿皮车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人们为了追求舒适和时间观念的加强,选择动车和高铁的乘客逐渐多了起来。”贾凤和说。

  还有三年退休,“老铁路”舍不得

  握着手中的小铁锤,步履蹒跚地穿梭在每节车厢里,对设备进行认真检查。伴随着绿皮车退出历史舞台的呼声,给火车“看病”40年的贾凤和还有三年就要退休了,但是他舍不得离开,他已经熟悉了车厢里的味道,已经习惯了为乘客服务。具有时代印记的绿皮车,给“老铁路”贾凤和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和感情。“如果有一天听不到‘况且况且’的声音,我还真有点不习惯。”贾凤和笑着说。

  绿皮车被淘汰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体现。“在剩下的三年时间里,我对自己的工作不能放松,为火车的正常运行站好最后一班岗。”贾凤和对记者说。

  列车长鞠江勇说,在全国范围内,淘汰绿皮车已经拉开了序幕,但是K8262次列车什么时候停运,现在还不知晓。只要绿皮车运行,就有它存在的意义。因为票价相对便宜,以及对绿皮车的留恋,现在仍有很多人出行会选择绿皮车。

  记者从潍坊站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停潍坊站的绿皮车逐渐减少,如今仅剩下三趟。这三趟绿皮车什么时候退役,现在还不好确定。

  手记

  “绿皮”,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我跟随K8262次绿皮车从威海站行驶到潍坊站,共用了7.5个小时,超慢的速度不断考验着我的耐心,相信很多乘客和我一样,盼望着火车早点到站。车厢里的高温以及酸臭味让人难以忍受,不过,“况且况且”的火车奔跑声让人充满了无限回忆。让我敬佩的是,绿皮车上的乘务人员,忍受着高温和酸臭味,仍然坚持无微不至地为乘客服务。

  新事物发展的同时必将淘汰老旧的东西,绿皮车退出历史舞台,不仅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从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建成到现在,绿皮车由曾经的昌盛一时,到如今逐渐退出铁路发展的舞台,成为人们记忆中依稀的倩影,它承载了许多人满满的记忆,留给我们的是心底里一抹挥之不去的绿色。“绿皮”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和印记,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铁路快速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是我们国家奋发图强,与时俱进的梦想。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