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1 09:02:00 来源:齐鲁网 我要评论
杨洛书告诉记者,自己从事了70多年木板年画的制作,因为木板刻得太多,手指已经变形了。(齐鲁网记者 张海龙 摄)
传承、保护与创新
跟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杨家埠木板年画也面临着如何传承、保护与创新的问题。
据潍坊市寒亭区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杨家埠村无论年女老少,人人都会制作年画,而近几年,有些年轻人开始出门务工,对于制作年画的热情有所降低。
杨洛书告诉齐鲁网记者,杨家埠木板年画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故乡、全国三大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寒亭杨家埠)之一,靠的就是“祖辈相传,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这样传承下来。
虽然学习制作年画的人数有所下降,但还是有一些热爱木板年画的青年人投身到木板年画的行业中来。在杨家埠木板年画博物馆,齐鲁网记者就见到了一位24岁的小伙子,他告诉记者,自己已专业从事木板年画八年,再过不多久,他也将带徒弟了。
而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创新非常关键,如何与当下的现代元素相结合,是传统文化得以发展的关键。在杨洛书的家中,齐鲁网记者看到一张“圣诞节快乐”的年画贴在墙上,一个活灵活现的圣诞老人洋溢着慈祥的笑容。杨洛书说起这幅现代感十足的年画时,自己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这是我刻的,好多人都让我刻些现代的东西,我就刻了。”
据杨洛书说,“圣诞节快乐”的年画卖得还不错,学生来买的很多。近几年,杨洛书在不放弃传统历史人物年画的基础上,开始刻一些现代的东西,如奥运会、庆祝十八大等,他还把年画装订成册,称为“年画书”,有利于该手工工艺进入市场,更便于人们的收藏。
![]()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