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翻家里的老物件儿,才发现原来的东西做得可真漂亮啊,一本说明书都能精美得让人爱不释手,妈妈缝制的那些衣服早已不知去向,回忆中却满满都是家的味道……潍坊中百大厦20周年庆典举办的“时光印象”老物件展览,勾起了潍坊人的无尽回忆,每一样老物件都透着那个时代的滋味儿。
30年代的《百家姓》
50年代的煤油灯,让我想起了《红灯记》。
50年代的企业登记证
50年代的地契
50年代的入伍通知书
70,80年代父母的结婚证
80年代的小学课本和那时的课外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小编也有一套。
80,90年代的自行车牌和自行车证
这双塑料凉鞋能保存到现在真是不易。
80年代潍坊风筝会的纪念章
老打字机
旧烟盒做成的糖盒,精美的手工。
老话机和最初的万年历
不插电的熨斗,没几家有的了吧?
爷爷听过的老唱片
口琴和磁带,则是当年父亲和我追求音乐的方式。
老爸的照相机和我的游戏机,BP机,手机,是伴我长大的四大件。
老相机照的相片定格了我的童年。
父亲教会我下象棋就是用的“它”
老版人民币和当时的粮票,代表着我儿时去小卖部的回忆。
副食券存在的时间不长,食堂饭票一直是父辈工厂里的用餐凭证。
80年代的各种供应证
钟表算是父母结婚时的大件了,搪瓷则是当时亲友随的份子。
手工制的门帘带
这台购于1980年的日本“康泰克”牌收录机是“潍坊潍坊”公众平台选送的参展物件。与潍坊人现在熟知的那个医药品牌是截然不同的。
岁月境迁,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情怀与老物件儿,包裹着细细小小的童年,陪你我一起成长、回忆、向前走。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