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潍城区芙蓉小学:融合思政教育,巧探时光密码

2025-03-10 14:22:31 来源: “潍城区芙蓉小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 郭丽洁

  当数学遇见历史,当探究碰撞情怀,一场别开生面的《年月日的认识》课堂在芙蓉小学展开。3月6日上午,潍城区小学数学教研员苏桂芹主任走进三年级课堂,观摩郭丽洁老师执教的小学国数课。学生们在探秘年月日规律的同时,跨越时空与红军长征对话,以数学课堂为载体,融合思政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展现了学科育人的温度与深度!

  课堂以一组特殊的“时光拼图”——1933-1936年连续四年年历卡拉开帷幕。学生四人一组,通过对比发现:每年1月、3月、5月等月份的天数固定,而2月天数却从28天变为29天。面对这一现象,教师抛出问题链:“为什么2月天数会变化?”“这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学生带着疑问,在教师引导下查阅资料,了解到1936年是闰年,而这一年正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关键节点。

  随后,学生借助2000-2011年2月天数统计表,通过计算发现“每四年一个闰年”的规律,并聚焦特殊年份2000年展开讨论:“为什么2000年是闰年?”教师顺势引入“格里高利历法”的科学故事,并结合红军长征时间轴(如1935年长征胜利)进行升华:“同学们,1936年是闰年,这一年红军翻越雪山草地,用坚韧不拔的精神迎来曙光。闰年的‘29天’里,藏着无数英雄用生命书写的奇迹!数学规律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在‘每一天的坚持’中奋斗来的!”

  课后,教研员苏主任对本节课高度评价,并从“学科融合”“文化渗透”“思维进阶”“项目化学习”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从“年月日的认识”到“家国情怀的启蒙”,这堂课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数学规律,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以史为鉴、珍惜当下”的种子。正如教研员所言:“好的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用智慧的眼睛看见世界,用温暖的心灵拥抱时代。”未来,芙蓉小学数学组将继续深耕课堂,让数学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传递文化、启迪生命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