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程研究,浓厚学科文化丨这个学校的老师这样做!

2023-01-29 10:55:35 来源: 潍坊实验中学 作者: 朱晓明

  为推进271BAY支持下的大单元整体学习全面落地,健全学生自主管理课程运行机制,提升学校整体育人质量,打造课程领导力强、育人水平高的教师团队,营造浓厚的课程研究氛围,1月27日,潍坊实验中学寒假课程研究活动正式开启。

  01

  课程研究是什么?

  本次课程研究是完善三九二一、三九二二运行机制、畅通管道运行、提升工作标准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讲求实际、真实落地的关键。

  课程研究的有效实施,能够推进271BAY支持下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全面落地,提升学校课程、课堂育人水平。同时,修改完善学生自主管理课程、文明家庭建设课程、家长学校课程、主题课程、活动课程,实现271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升级。

  本次课程研究专家团队

  每位老师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研究,明晰具体任务,熟悉标准,精益求精完成任务。

  唐校长强调,老师们要抓住本次课程研究的机会,积极向集团专家学习,通过创编学程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水平,加强学程研究,搞好四个突破,提升学程质量。将学程做到对学生好学、好用、有收获,做到对老师好教、好用、效率高。

  02

  为什么要课程研究?

  集团总校长赵丰平表示,本次课程研究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好时机、是提升课堂创新和教学质量的好时机、是选拔培养骨干的好时机,从目标到任务到标准到团队到机制运行,层层责任严格落实。

  赵校长强调,要通过本次课程研究,带队伍、建文化、运行机制、畅通管道,通过“四步并举”工作模式和“领导者+领导者”团队运行模式,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1.认知水平必须到位。从WHAT、WHY、HOW、WHO、WHEN、WHERE——六个W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谁来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此次活动认知到位。

  2.真实目标必须清晰。一是此次活动最终目的是带队伍、建文化,提升教师课程水平;二是推出榜样,培养骨干,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青年教师结构化推进;三是必须要保证学生学习领导力、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完美,逻辑结构在一起;四是大单元整体学习不断完善、固化,提高学程的教育性和科学性。

  3.团队架构必须坚强有力。执行校长带头,强化中心主任、学科主任、年级主任、备课组长、骨干教师,每一个不同责任主体的真正责任。

  4.管道运行必须畅通无阻。各中心做好相应保障工作,各年级、学科做好协同推进工作,此次活动是271教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课程研究,全员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要同频共振,完美一致。

  03

  如何更好地课程研究?

  们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为了帮助教师们发现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发掘教研中的未来潜能,法学院设置了教学沙龙、师资研修班、高端论坛等诸多活动,形成校内、校外“教学共同体”,搭建起教师们分享教学经验、心得的沟通平台。

  本次课程研究共计五天,通过专家视频、专题会商、集团学科主任引领等形式对教材、课标和学程样章进行研究。参加课程研究的教师每天晾晒成果,每天会商交流,每天体育锻炼,并通过多种方式总结展示研究成果。

  本次课程研究四大目标

  1、带队伍,建文化。立足品牌建设长线,师生生命成长主线,以大单元整体学习品质提升为核心,彻底分权,全程赋能,每学科培养领军人物 10 人,骨干 40 人以上,打造 5 个以上品牌学科。

  2、按照 2017 高中新课标和 2022 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为主攻方向,修改学程创编体例,提升 271BAY 资源品质,新学期所有学程学习目标、大任务、大情境、学习过程整体设计,基于核心价值,通向学科素养。

  3、全力对集团创编学程进行校本化研究和完善,校本化的学程实现所有单元全覆盖,每一份学程都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全力支持学生学习领导力提升和AB1B2C小组学习形态转化。

  4、整合课程专家、集团各校专家教师等优质资源,全力突破大单元整体学习落地中的核心问题,创新课堂模式,大单元整体学习课堂模式全面固化,标准全面提升。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于吉国:“课程研究年年有,年年相同又不同”,本次课程研究是全集团骨干教师线上线下聚集,研究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大单元整体学习的一个活动,每一位老师都要做到“编制一个学程,研究一个大单元,打通一个学科”。是推进271BAY支持下大单元整体学习全面落地的一个过程,更是学程设计凸显学科素养,实现校本化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一次创新突破。所有学科务必在“逻辑性设计”和“思维性设计上”有突破。

  英语学科主任孔瑞:课程研究是我们学科带队伍、建文化的有效抓手和最佳契机,是我们结构学科课程专家、集团各学校骨干教师、优秀学生等优质资源,全力突破大单元整体学习落地中的核心问题,创新课堂组织,提升各项标准的极佳平台。相信在17位国家课标组专家、2100多位骨干教师和500多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创造奇迹,收获成长!

  学校课程研究氛围浓厚,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参与培训的各学科骨干教师将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专题会商讨论分享,提升教师课程水平,营造浓厚学科研究氛围,打造学习型学科育人研究团队,为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271课程体系,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