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育华学校:弘扬先贤古风韵,擘画传承新蓝图

2022-05-19 12:04:33 来源:  作者: 赵楠

  初夏一帘微风起,青杏绕枝蔷薇香。为推动奎文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进程,积极推进“孔子学堂”规范化建设,5月17日,奎文区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工作专班到潍坊市育华学校对学校“孔子学堂”创建工作进行调研。

  1个广场

  工作专班漫步于青青校园,别具一格的孔子文化广场将儒家文化融入其中,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此外法治长廊、校史文化长廊,将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红色精神相结合,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每面墙壁,每个角落的育人功能发挥地淋漓尽致,真正体现了环境育人理念。

  2个学堂

  学校在小学启德楼和初中明德楼各开辟一间教室作为“孔子学堂”。工作专班来到小学“孔子学堂”,正中央悬挂教师手写“孔子学堂”牌匾。学堂正中摆放专门请自于曲阜圣地的孔子像,学堂内进行专门设计,以“仁义礼智信”和师生文创作品为主要设计内容, 体现儒家文化精髓。

  3大课程

  工作专班听取了潍坊市育华学校“孔子学堂”建设工作汇报。学校本着“诵经典、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的宗旨,规划“传承·融合”课程体系,并开展了一系列育人活动;重点打造三大特色课程:红色育人课程、非遗传承课程、传统艺体课程,扎实推进孔子学堂建设。

  学校红色育人课程现已形成“一点双线,百年育华,立德树人”的文化品牌,下一步将依托学校红色校史优势资源,进一步弘扬“龙甲精神”,构建家、校、社红色育人网格。

  学校非遗传承课程继续开设传统剪纸、面塑等课程,并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引进快板、京剧等,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李彩霞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非遗文化融合课。李老师引导全场师生以拜师礼致敬孔子,恭诵《感恩词》,结合育华学校校训出处引出经典,进行传统文化系列学习——《走近戏曲》的教学。李老师带领学生在基本戏曲认知的基础上,再进行戏曲的深入学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孩子们体验戏曲中的唱、念、做,孩子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工作专班对调研情况进行了现场点评与反馈,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红色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给出了建议:要以孔子学堂建设为契机,充分融合周边红色资源优势,深挖、细挖红色育人资源,按学段制定育人目标,将传统文化与红色教育、思政课堂相结合,大力弘扬“龙甲精神”,进一步打造学校亮点品牌。

  此次调研活动,为高标准推动学校“孔子学堂”建设,高质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指明了努力方向。

返回潍坊大众网首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