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3 10:29: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从4月份开始每日教育随笔,走到今天已近半年,170篇碎片化教育感悟见证了我一个新的习惯的形成,当时只是一个自我的承诺:就像写日记一样把每天的教育思考写下来,倒逼自己的不断地发现故事和思考教育。近六个月来,我也亲身经历了从刻意不自觉的意志坚持到不经意的自然状态,再次用具体化的实践验证了习惯养成的一般规律。
今天,正式将教育随笔定位为“武际金教育碎思”。何以谓之“碎思”?主要还是觉得很多的思考不成熟,没有进行再三斟酌和深思熟虑,属于碎片化的思维电波,或有口误,或是误导,甚至是谬论,仅是一家之谈,一己之思,就当是一个教育大田耕作者的有感而发或是信口雌黄,但可以负责地讲:均是发自于第一眼看到后的内心声音,一个想把教育、想把学校办好的教育者的初心。
这两天在网上疯传着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期末总结,尤其是在与教育有关的网络平台上,恰似一粒石子丢进了平静的湖面,掀起了一股小小的波澜,引发了教育者的思想碰撞,并蔓延荡漾开去……
有人说这是一个编造的假事件,有人说这是一个逆反心理很强的孩子,也有人说这个学校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恶劣,等等,众说不一,短短的四条目总结,却换来了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千言万语。作为教育者,我也不能置身事外,聊聊几点拙见,提供几个靶子,供大家斧正。
靶子之一:这是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孩子。前天刚刚上传了一篇我的教育碎思,题目是《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孩子的总结,第一条就是“有本事冲我来,别在家长会上吓唬我爸!”这句话的另一个版本就是“我的错误我担当,不要迁怒于别人!”这个小家伙“好汉做事好汉当”的勇气已经与那些畏首缩脚的“缩头乌龟”们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我们身边有好多这样的“好汉”,再困难和危险面前敢于冲上去,出现失误和问题勇于担当,这样的人会像“磁石”一样吸引身边的人聚拢来形成团队,这种“附丽效应”让他在群体中“鹤立鸡群”,成为团队的领军者,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毋庸置疑。另外,孩子说“别在家长会上吓唬我爸!”,这是孩子对因自己不争气而使爸爸身处囧境的一种“共情”,从他的心底里是极不情愿造成这样后果的,这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心疼,也是“父子有亲”的文字表现。
靶子之二:语文不是孩子的“短板”。委婉(或称婉转、婉曲)是一种语文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写作、讲话的艺术。即是在写作、讲话时不直述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其意,越是咀嚼、品味,越是理解深刻,因而也就越是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也是语言的一种“磁性”。看看这个孩子后面的三句话“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觉得我妈生二胎是非常明智选择。”、“这场考试对于我的意义就是知道了班级到底有多少人。”、“期末考试不给老师们露一手,他们还真以为自己教的好。”均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成绩水平——全班倒数第一。“妈妈生二胎”保证了家庭不会因为自己成绩太差而使家庭失去“希望”,倒数第一让他“知道了班级到底有多少人”,也让老师们明白不要以为“自己教的很好”。除了“教得好”写成了“教的好”以外,全篇没有出现其他错别字,标点符号也用得恰如其分。从整篇文字看,这个小家伙的语文功底不可谓不深厚,说与写的输出能力也在一般之上,那为什么考试成绩会“名落孙山”呢?这才是我们这些教育者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啊。如果一张试卷不能检测出孩子的真实学习水平,这才是令人真正令人担忧的。
靶子之三:分数排名确实是教育之痛、学生之痛。教育上有句家喻户晓的流行语“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当“考试”成为引领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指挥棒”,“分数”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追求,“发展”这个概念就在学校生活中被日益“边缘化”,“名次”成为一根刺激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敏感神经,“考试成绩排队”也成为不少校长治理学校的“法宝”。考试的甄别功能得到凸现和强化,而诊断、发现、反馈、矫正功能却越来越弱化,甚至荡然无存,由此给教师、学生带来的过重负担让众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大为降低,严重妨碍了他们主动、充分、和谐地发展。就普遍意义而言,到了必须正视并下大气力解决的时候了。在中小学推进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就是要着眼于长善救失,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改进功能,引领帮助中小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超越。这既是一种回顾学习经历的诊断性评价,也是一种针对学业水平的过程形成性评价,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将有利于各个学校确立有效、合理和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使评价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有利于学校、学生、家庭确立从考试优秀到成长优秀的教育观念。试想,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检测的内容和方式,实施等级评价,也许这个小男孩会在新的检测和评价结果中迷失“固化阶层”的自我,找到前进的自信与动力。因此,可以这么说,这个孩子的学业成绩没落不是输给了自己,而是输给了考试评价机制。
靶子之四:扭曲了的师生关系。一句“期末考试不给老师们露一手,他们还真以为自己教的好。”反映出的师生关系紧张程度可见一斑。关系重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师生之间,首先要处好关系,这就是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这里所说的关系不是过度亲密、依恋的纠缠关系,而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当老师和学生建立起这样的关系,孩子会无意识地向教师期待的方向去努力,师生沟通也会变得更畅通。对师生关系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唯我独尊,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动辄采取粗暴甚至体罚的手段,只会使学生与你变得越来越陌生,叛逆心理也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氛围下,一切的高深教育理论都是空洞的说教,一切的苦口婆心都是学生心中的唠唠叨叨,一切的口诛笔伐都是学生眼中的强人所难,这样的教育是走不下去的。如何让这个小男孩升入四年级找回自我,这就要看老师的本事了。
用这样的视角读这个总结,看这个孩子,我得出的结论是孩子没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责任让这个孩子承担了而已!
再次品读这个三年级学生的期末总结,还是觉得有些蹊跷,尤其是最后的署名“小学三年级学生:颜宇扬”。在我见到的小学生的署名中,绝大部分是“三年级一班 颜宇扬”或“三、一 颜宇扬”,尤其是那个“:”,很少见哦。但我还是尽量让自己相信这个期末总结是真实的。
写于2016年9月22日晚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