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0 09:54: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从餐饮到教育
民以食为天。导游很用心,变着花样为我们安排着各种韩国美食,让我们充分了解和品尝了来自异国他乡的饮食文化,领略舌尖上的韩国风情。但说实话,他的这些精心安排总也打打动不了我们这些吃惯了中华四方美食的人们。呵呵,还是中国的味道美!
不过,每次临近开餐点,导游都会用尽赞美之词调动大家的胃口,花样翻新令人佩服。每次热情推介之后,他总会有一句善意的提醒:“请各位按需取食,切莫浪费!”。
每每听到他的提醒,我的心就会被刺痛一次。在他们眼中,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我们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养成了国人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尤其是在饮食方面。我们的饮食习惯是和餐,一家人、一群人围桌而食,大盘子小碗满满当当,尤其是在婚丧嫁娶、盛大节日、迎来送往,中国人给世界的印象就是大操大办、混吃蒙喝,即使是在并不富裕的偏远地区,也有相当丰富的美食文化。当然,这与我们的饮食文化和习俗密不可分,那就是和餐制。和餐制从唐朝开始萌芽,真正发展是宋朝。蒙古族入侵中原后建立元朝,和餐制开始慢慢发展,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恢复了中华正统地位,分餐制又得到恢复,和餐制也有保留,但并没有流行开来。直到清朝,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沿途宴饮无数。据史料记载,当时除皇帝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一人一桌独餐以外,其他随从人员都是围桌合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满汉全席。因此和餐制从清朝开始彻底流行开来,直到完全消灭了中国传统的分餐制。也就是说,和餐制在中国成为主流的情况不足四百年,但这四百年已经完完全磨灭掉了中国人对于传统的记忆。
就拿婚宴来说,当下绝大部分都采用酒店婚礼待客方式,主人为来道喜的客人准备了满桌子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还有各种饮料酒水,待到酒足饭饱,满桌子的剩菜剩饭让人感到可惜和心痛,甚至有的菜品基本没人动过,最后一并作为餐余垃圾处理掉了。
和餐与分餐的不同显而易见。试想,如果我们这样的婚宴改为自助分餐制,估计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食材,全国的婚宴都做这样的改革,节约下来的资源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舌尖上的中国,消耗的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
由此推演,导游不厌其烦的提醒就变得非常重要。即使是这样的不厌其烦,也还是有个别的人仍然取食无节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于是,导游又在下一个餐点再次强调。
为什么韩国人这样的重复一件事?因为他们都懂得自然资源的珍贵。韩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每一个韩国人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我们拥有的自然资源尤为珍贵,我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节约资源”,这就是教育,在每一个幼小的心灵深处打上深深的印记,这也就是在我们认识域中感觉韩国人“小气”的根源。然而,正是这样的“小气”让韩国从二战后慢慢发展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也是一个民族自我加压后崛起的典范。
再反思导游的那一遍一遍提醒,其实就是实践教育,是一个普通的韩国人对我们这个团队实施的教育,在这方面,他是我们这一车人的老师。
谈到老师,不得不说说韩国的教育。自1962年以来,韩国从民众普遍文盲发展到识字率近98%,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增长了4000倍,一跃成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比欧盟平均水平更高。惊人的经济增长速度得益于巨大的教育投资。教育是韩国从经济废墟中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正如美国《时代》周刊所说,没有对教育的痴迷,韩国不可能成为今天的经济强国。
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是韩国的崛起的根基和动力。韩国重视教育由来已久,如今教育更是被视为实现自我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自古以来韩国人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育立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众对教育改革发展关注和参与度很高,这对韩国的教育事业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韩国教育对整个国内经济的推动作用不仅令全世界都为之惊叹,也对我国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强国必先发展教育,富民必须关注教育,这是立国之本,发展之基。
韩国导游的这一课,上得值!
![]()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