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教育不能缺失惩戒

2016-07-26 11:24:00    作者:武际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昨天晚上收到了祖斌和他爸妈三人的日记,三个人都写到了爸爸要打儿子,被妈妈拦下了。爸爸很纠结,之前都是采用暴力方式教育孩子,突然间停手改变,显得非常不适应,反觉得孩子更加放任和难管了。

  2016年7月25日 暑假第十九天

  昨天晚上收到了祖斌和他爸妈三人的日记,三个人都写到了爸爸要打儿子,被妈妈拦下了。爸爸很纠结,之前都是采用暴力方式教育孩子,突然间停手改变,显得非常不适应,反觉得孩子更加放任和难管了。

  “他要继续这样会把我逼疯的,现在我与他妈说什么怎么说都不听,这么长时间了不但没有见好的迹象,还比以前厉害了”这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人发自内心的焦虑与烦闷,这要是在半月前,孩子的一顿暴揍自然是免不了的。从暴力体罚到正常教育,这位爸爸、儿子还有一段路要走,改变,对任何一个人来讲矫正过程都是痛苦的。

  祖斌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是一种较极端的情况,当然还有一种教育方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过度的娇惯、自私、疏于管理,最终导致孩子放任不羁,变成问题孩子。

  这里涉及到一个教育孩子的方式之一——惩罚教育。惩罚,解释为惩戒、责罚、处罚,也解释为施加鞭鞑或体罚使之服贴、受辱或以苦行赎罪。从词义来看,惩罚含体罚之意,但惩罚不等于体罚,因为,惩罚还有惩戒、责罚、处罚之意。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严禁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但可以适当惩戒、责罚、处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他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孩子要为自己做错了事情负责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否则,做错事就会成为习惯,久而久之,“问题学生”就会出现,到那时,“解救”就会成为一件非常繁琐、艰难的事情。

  今天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疏于管理,不管不问,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然而,就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淡漠,使得问题学生、劣迹学生越来越多。对待这样的孩子,学校、老师的欣赏、表扬、激励教育显得软弱无力,导致这些学生屡教不改,甚至违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能说重了、不能骂、更不能打,口头教育对于顽劣学生显得很苍白。

  体罚与变相体罚这是严令禁止的,是不能碰触的“火线”。但,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些教育者过于精神紧张的缘故,也可能是教育界之外某些群体“绑架”了这条“火线”的缘由,使得人们对体罚与变相体罚的概念厘定过度的扩大化,因之乎,惩戒、责罚、处罚教育就被等同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因之乎,学生就摇身一变成了“上帝”,就有了下跪的教师,欺辱老师的学生,肆无忌惮的家长。特别是那些有劣迹、难教育的孩子,失去了适当的惩戒,等于摘掉了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学校教育在这些孩子面前显得极其软弱无力,最终只能导致一个结果:毁了这些孩子,给他们将要面对的和谐社会埋下了可怕的隐患。到那时,我们的社会还是要拿起惩戒的武器教化他们,但那是“亡羊补牢”,需十倍乃至百倍的努力尚不能达到百分百见效,那将是教育的悲哀、社会的悲哀!

  没有任何人、任何文件和任何的教育著作说过,不要惩戒教育。如此推演开来,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现在就应该在这些孩子就学期间、成长过程中,拿起惩戒的武器,实施惩戒教育。应当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有缺失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惩戒,是导致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上演的原因之一。当然,惩戒教育不能简单化,还是要讲求科学和适度的,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童们,他们不能等同于“铁窗里的囚徒”。

  如何实施惩戒教育,我想有几个层面是需要考虑的。

  一是孩子层面。要实施惩戒教育,首先要选择孩子能够接受、不致造成身心较大伤害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说孩子能够接受。

  二是家长层面。不管学校采取什么样的惩戒制度和措施,都要征求家长意见,获得家长支持和同意,要找到教育孩子的“同盟军”,教育孩子需要家校联手,互相支持。

  三是学校层面。学校要制定详实的惩戒办法,要组织论证,讲求科学,把握分寸。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惩戒办法,确定惩戒主体和时间等细节要素。

  四是法律层面。学校实施的惩戒要以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法律条文为前提条件,我们不要超越法律法规的过度惩戒。

  惩戒教育,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和实践准备,也许会面对风险!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惩戒不等于体罚!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