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学校要成为社区里的精神文化“高地”

2016-07-10 11:52:00    作者:武际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今天(7.9)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是儿时就读小学时教过我的一位老教师的儿子打来的,咨询关于孩子上学的事情。

  今天(7.9)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是儿时就读小学时教过我的一位老教师的儿子打来的,咨询关于孩子上学的事情。

  这个电话引燃了童年那些美好的记忆,尤其是对原来村办小学在村居社区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反思。

  当年的学校,校舍是再简陋不过的平房,几乎没有采用木质材料做成的课桌椅,一块随写随擦的“石板”成了那时抹不掉的永久印记。老师呢,一本蜷曲得像花卷一样的教科书,一块水泥抹成的黑板,还有破成几片用麻绳捆扎起来的板擦和四处飞舞的粉笔末,这就是老师教化我们的“秘密武器”。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所所村办小学,成为当时乡村文化的发源地和风向舵,俨然是村居里的精神文化“高地”。 每逢春节或消夏,仰或是村里有大型的庆祝、集会活动,学校就被首当其冲地被推到前台,因为在村民眼中,学校是个文化地,师生都是文化人。

  搜索记忆中的那些碎片,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一是参与的一次节目演出,我饰演的是一个八路军的角色,之所以对这次演出记忆深刻,是因为我是节目中唯一的一个“爷们”,当时的感受和情景还记忆犹新,难以抹去;二是每逢春节临近,学校都会开放那么两三天,安排一些能写会画老师义务为全村百姓家书写对联,那时候可忙了我们这些“小班长”们,天天在学校帮着老师研磨、顺笔、按纸、晾字,忙得不亦乐乎。

  后来,听老人说起,学校当时的功能可不仅仅是排练节目、书写对联那么简单。记得老师们特别是男老师们经常穿着褪了色的中山装,在左胸心脏位置的上口袋里总会插着一支或两支钢笔,那是文化人的“标签”,可不是村里老老少少谁都能“称”起来的,这可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村里大大小小事情都缺不了老师的身影,如选举活动、大型会议、对外文化交流、文书行文等等,都离不开学校和老师鼎力相助。

  从这种意义上讲,学校想当然地成为了村居里的文化精神“高地”,一个社区文明“方向舵”。这个“方向舵”有两层寓意:一是对社区文化的引领作用,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起着教化、培植功能;二是社区文化引领的稳定性,尤其是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会因为一时的外界环境的冲击而随意改变方向,这就是学校对社区文化的定向功能。回头再来审视当下学校的社区功能,几乎丧失殆尽,这是学校教育功能的“退化”现象。

  当然,学校社区功能退化的问题不能一棒子打在学校身上,学校也有自己的苦衷,也有难以言说的无可奈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度当然也与日俱增,再加上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十年颁布、下发的各种教育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对学校教育着实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规范、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行为,为学校依法办学提供了政策保障。但同时,这种外界教育环境的变化也给学校教育套上了一个个“枷锁”,尤其是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盲目、无序参与和违背教育规律强加指责,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从很少关注到过度关注,实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处在这个变化核心点上的学校,慢慢地经历了一个从引领到适应的角色转换。当教育成为众矢之的,当教育不能再独善其身,当各种声音都聚焦学校教育“指点江山”之时,学校教育就从原来的“强势”转化为“弱势”,从主动引领转化为被动服务。

  这样的服务功能被强化以后,学校教育的话语权就被所谓的 “上帝”压制的透不过起来,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开始封闭自己、隔离自己,于是,学校大门开始关闭,围墙不断加高,校长、教师疏远、惧怕家长,保安数量不断增加……这还只是形式上的,更可怕的是学校教育者那扇“心门”的关闭,这对教育而言是破坏性的,因为它从根本上割断了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的固有联系,无形的“藩篱”令家校关系、社校关系变得冷漠、对立,原来的鱼水情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对手”状态让身处教育利益中心的孩子无所适从,本应该是共同利益关系的“战友”双方却剑拔弩张,这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如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改变现状?与其试图撞破南墙,单单指望家长素质和社区文明水平的提升,不如顺墙而走、顺势而发,充分利用学生这个“抓手”,把家长和社区“捆绑”进家校、社校合作的教育框架,主动出击,以学校之力凝聚家庭、社区教育力量,真正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力作用。

  学校之力如何施加?唯一的出路就是“打开校门,走进社区”,推倒隔离在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心理“围墙”。这个改变需要学校降下身段,主动敞开胸怀,打开自己,相信、尊重家长和社区的教育协同力量,开创家校、社校关系新格局。

  2014年4月,学校在市、区教育局的的支持下,引进家庭教育专家管理团队,启动“亲子共成长教育园区”项目,探索一个“学生入校、家长入学、各学所需、各用所学”的双主体双轨制办学模式,谱绘教育园区内人人爱教育、教育助人人的开放式大教育画卷,实现校园内部及辐射社区教育格局的根本变革。

  从项目落地那天,清平人开始探索“小手(学生)拉大手(家长)、学校联社区”的开放的、全接纳的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新模式,通过将先进教育理念落实教育实践,改变家长教育观念,重建家庭教育生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背后每个家庭,推动其家庭回归常态。试想,如果每个家庭和谐了,社区就和谐了,每个社区和谐了,整个社会就和谐了;每个家庭开始学习了,社区就会有了文化气息,社区开始学习了,整个社会也就进入学习型社会。这就是一所小学校的大教育愿景和责任担当,也是我们尝试回答“教育能改变社会吗?”这一命题的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育实践。

  清平先行一步,打造一个家校、社校合育的可复制的模式,慢慢地带动更多的学校打开校门,走进社区,完成从服务到引领的学校功能转型。如果全国的学校都能行动起来推动这项事业,教育就会从服务走向引领,学校就会再次成为社区里的精神文化“高地”。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