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3 15:33: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大众网3月23日讯(记者 武文惠)每个走进清平小学家委会办公室的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读书墙”图画下边题着的三行小字:“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学校此举意在用图配文的形式提醒孩子们要不断地读书,丰富头脑,增长智慧,开阔视野。清平人正是因为抓住了“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个教育根本,多措并举培育学生们乃至家长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在全校形成了“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须尽苦功夫,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全校师生整体文学修养的提升,开启了“立学为先,读书为本”的清平文化之旅。
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
位于潍坊市高新区的清平小学,成立不足四年,身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大多来自农村。据调查,全校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仅局限于教材所学,理解能力较差,知识面相对狭窄。作为孩子的家长,关于读书对孩子的意义认识也不够深刻,对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更是关心甚少。校长武际金看到这样的情况不由得忧虑重重: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显然是学不好语文的,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起到负面影响。如果孩子们不读书,看到的只是地上的花草树木,读书越多,积累越多,看到的世界就会更广更宽阔。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也就是说,教科书只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读写的范本、“模本”。而古往今来人们所推崇的“书”,则是指那些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书。这些“书”和“教材”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武际金常跟人说:“小学6年,一千多个课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围着12本教科书,二百多篇课文,从早学到晚,经冬复历春。教来教去,语文被教成了一条风干的黄瓜,干瘪丑陋,食之无味。追根探源,我们主要还是丢失了‘读书’这个教育的根本。”
清平人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教科书并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所以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
完善硬件设施配备 营造浓厚书香氛围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让孩子真正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到学习的果实,学校自2012年合校伊始就下大力气,转变教师和家长的观念,多措并举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把推进学生课外阅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2年6月,学校由四所村小合并而成,很多硬件设施配备还不完全,用钱的地方多之又多,学校资金非常紧张。由于深谙阅读对孩子的重要作用,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武际金也想方设法节省开支,申请资金,花大价钱为孩子们购买了大量书籍,并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都配备了书橱,将图书室的所有藏书都放在学生的可及之处,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拿书来看,从而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现在,即使是课间的几分钟时间,学生上完洗手间也要拿一本书美美地读一会,实现了碎片化阅读。走在校园里,学生课间追逐打闹的少了,安静读书的多了,既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还都成了小书迷,让老师和家长们倍感欣喜。
借助专家引领阅读 助推亲子海量共读
2014年开始,学校借助家庭教育专家宗春山、金琰教授“亲子共成长”项目入驻的机会,利用爸妈课、爸妈群、家长会等多种方式,更多地让爸妈们了解到阅读的好处,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推进亲子共读,点燃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化能量。经过一学期的不断鼓励和推进,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课间或放学后会时时处处发现清平学子读书的身影,会听到很多家长欣喜地说:“我家的孩子最近喜欢读书了”。很多家长也开始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来,自发买书,跟校长借书,跟孩子一块享受阅读,共同提高。
清平人并不满足于推进阅读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是趁热打铁在全校范围内大刀阔斧地进行语文课堂改革,以课堂为主阵地,继续推进大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学校专门聘请教学专家崔秀梅院长和刘娟主任对课堂改革进行指导,指出真正的语文教学必须扩大阅读面,抓住学生黄金记忆期,增加阅读量,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效率。
从此,学校改变了一个学期只有一本语文书的低效教学,加快教学进度,减少无效教学环节,减少机械重复作业,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全校范围内语文课堂容量大幅增加,低年级开始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日有所诵》、《小学生必背古诗》,高年级则引进《中华成语千句文》、《12岁以前的语文》、《小古文100篇》、《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书籍,伴以学生课下的自由阅读。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们“怕学生接受不了、怕影响考试成绩”等顾虑全都不攻自破。全校的班级没有一个班考试成绩相比以前有所退步,而且绝大多数班级考试成绩大幅度进步,学生肚子里存下了大量的“墨水”,为终身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入脑入心更要笃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华传统文化时指出,应该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清平小学积极建设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墙壁文化中到处都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学生走在教学楼里抬头就能看见。久而久之,学生们就能牢记于心,灵活运用。
对于墙壁上的这些古典诗词和文章,学校还会不定期对孩子们进行测试。孩子们则在课下可以串楼观看复习这些内容,先让这些文化入脑,其后入心,最后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去。真正让这些优秀的文化起到浸润孩子心灵的作用,而不只是挂在墙上冷冰冰的文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清平小学六年级三班是学校大阅读教学走在前列的班级之一,更是学校阅读教学的一个缩影。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郭富凯在四年级新接这个班的时候,班里没有几个孩子喜欢读书,学习习惯更是让他头疼不已。后来他发挥自身优势,努力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和表演吸引孩子注意,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他们的爱好,真正把阅读当作乐趣。
郭富凯先是从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小说入手,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发现原来书本里有这么多好东西。一旦有孩子拿书看,他就高调表扬,在“正能量银行”里为他加上读书章,而且把消息当做“捷报”传达给家长,与家长一起做孩子阅读路上的“同盟军”。班里通过不断的表扬,孩子们慢慢地开始喜欢上读书。以前,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到校,教室里总是乱糟糟的,非常吵闹。现在,孩子们进入教室就会拿出自己喜爱的书籍美滋滋地读起来,即使老师进了教室,孩子们头也不抬一下。不少老师虽然这会儿没了“存在感”,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课间时间,孩子们走廊的书橱那里要么站着,甚至干脆就席地而坐,捧一本书接茬读上几分钟才恋恋不舍地回教室。
现在,六三班的孩子,已形成了课上课下相结合的高效学习模式。课上老师少讲精讲,大部分时间孩子们根据老师的任务单进行学习,尤其是在背诵积累环节,孩子们按自己的进度自由分组,快的多读多背,使劲儿往前赶,稍慢一点的使劲儿往前追,待背完后找组长进行加章。不少老师反映,每个孩子现在都闲不着,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相比于以前的教师一言堂效率提高了好几倍。此外,孩子们在课下自发地在家里诵读国学经典,进行课外阅读,第二天找组长加章。按照规定,若课外书读三十页就可给一颗章,有的学生为了挣星一两天就能读完一本书,而且越来越爱读。为了鼓励读书表现优异者,班里会定期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对得小印章比较多的同学进行表彰。这也是让孩子们最激动的时刻之一。每次评比前夕,孩子们都会如饥似渴地背诵看书来挣得更多的印章。其实,很多孩子看中的不是那份奖品,而是那份至高无上的荣誉和自己挥洒的汗水换来的成绩。就像班里的秦玉冰说的那样:“小印章可能会丢,但学到自己肚子里的知识是谁也拿不走的。”
近两年的时间里,六三班的同学在语文教材学习没有落后的情况下,背过了近九十首古诗词。全部同学熟读了《道德经》、《成语千句文》、《12岁以前的语文》等经典书籍,速度快的同学能背诵绝大部分。现在他们又开始了《论语》的学习。在课外书的阅读上,绝大部分同学的阅读量达到或超过了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最重要的一点是,六三班的考试成绩也进步了一大截。
全校从开展大阅读活动以来,学生们从内到外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的效果。清平的孩子们变得自信了,善于表达了,精神世界丰富了,写文章从半天憋不出一个字到刹不住车了,前段时间学校的牟炳程同学还在全国小古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或许正如武际金说的那样,他们还在继续前进着,享受着阅读带给他们的一切。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