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09:50:00 来源:广州日报 我要评论
位于钱江南岸的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目前体育场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花落杭州
第34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昨天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举行,杭州在会上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作为唯一的申办城市,杭州成为继北京和广州之后,中国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城市。加上2019年篮球世界杯、2022年冬奥会以及一系列单项体育大赛,中国在未来5年将掀起新一轮的体育赛事大潮。
杭州总投入或超广州
杭州市确定申办2022年亚运会之后,于今年8月17日通过中国奥委会向亚奥理事会递交了申办意向书。此前,中国已经举办过了两次亚运会,分别是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
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和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带队参与了亚奥理事会的陈述,在昨天上午发言的杭州申办代表团队成员还有:中国奥委会主席、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杭州申办2022年亚运会形象大使罗雪娟和杭州企业代表等。此前杭州已经获得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承办权,这次申办亚运会,杭州志在必得。尽管没有竞争对手,亚奥理事会还是根据规则,在杭州申办代表团陈述后进行表决,在获得亚奥理事会45个会员中半数以上的票数后,杭州成功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
中国于1973年加入亚奥理事会,次年参加了在德黑兰举行的第7届亚运会,这也是中国代表团首度亮相亚运会赛场。中国首次举办亚运会是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在国际以及洲际层面上,中国首次举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中国代表团在家门口收获183金,雄踞金牌榜首位,进一步奠定亚洲第一的霸主地位。该届亚运会让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吉祥物熊猫“盼盼”以及主题曲《亚洲雄风》。
亚运会第二次来到中国是2010年,广州于2004年获得亚运会举办权,经过接近7年的筹备,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成功举办。中国代表团以199枚金牌刷新亚运会最好成绩。此外,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突破传统,改在珠江江心的海心沙岛上进行,别具匠心的创意让全世界眼前一亮。
而在距今7年之后,中国将第三次迎来亚运会。有业内人士估计,对比广州举办亚运会时投入的1200亿元,杭州的投入可能只多不少,当地基建和地产两大行业无疑会获得显著提振。
中国办赛热潮
带动商机无限
一届成功的亚运会带来的巨大改变,从釜山、多哈、广州、仁川等最近几届亚运举办城市的飞速发展可见一斑。杭州无疑寄望复刻以上城市的成功经验,借体育与亚运东风,促进地区经济文化体育的飞跃。杭州过去并没有单独举办过单项体育大赛,2007年曾经是女足世界杯的赛区之一。
2022年亚运会将是杭州举办的最高级别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在未来的7年,杭州将按照亚运会标准布局城市交通、环境、住宿等一系列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并完善各类体育设施,这些设施都将成为亚运会为杭州留下的遗产。亚运会将成为杭州这一国际名城的又一大“名片”,对于宣传城市形象、增强文化交流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亚运会的筹备、组织工作也将给杭州留下一批赛事运营的专业人才,再加上基础设施遗产,杭州将拥有雄厚的体育软硬件实力,在未来将有更多机会举办各级别的国内、国际体育赛事。
在全球体育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亚奥理事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与奥运会一样,亚运会也在经历转型。如何根据《奥林匹克2020议程》引导杭州以尽量低的成本办出一届高质量的亚运会,这将是亚奥理事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对于刚刚赢得2022年冬奥会以及2019年男篮世界杯举办权的中国来说,杭州成功申办亚运会,无疑为即将掀起的体育办赛热潮锦上添花。7月31日,北京和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北京因此创下历史成为全世界目前唯一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8月7日,中国再成世界体坛的焦点,获得2019年男篮世界杯举办权。2019年男篮世界杯举办权花落中国,这是中国第一次获得男篮世界杯(世锦赛)的举办权,8座联合申办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南京、苏州、武汉、广州、深圳、佛山以及东莞。
此外,一系列世界单项体育大赛也将从明年开始在中国举行,包括明年的汤尤杯世界羽毛球男女团体锦标赛、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等等。体育盛事尤其是综合大赛以及三大球赛事的接连举办,能给主办国家与地区的城市带来在体育市场的无限商机。冬奥会、亚运会、篮球世界杯的成功申办,加上曾经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田径世锦赛、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各单项重量级国际赛事,这些均显示中国强大的国力与高速发展的体育水平,也意味着中国真正开始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