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临朐:引才进高校 邀约“新青年”

2025-03-26 14:15: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晓雨 赵晨旭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赵晨旭 潍坊报道

  “相约山水临朐,共赢美好未来”。3月25日,临朐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率队走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向万千学子发出诚挚邀约,欢迎广大高校学子到临朐观光旅游,了解临朐、爱上临朐,选择临朐、扎根临朐,一起奔赴美好未来。

  翻开临朐近年来的成绩单,分外亮眼: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位居潍坊市前列,连续四年荣获全市综合绩效考核一等奖,2024年更是取得全市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

  快速发展的临朐,仿佛是一片充满蓬勃活力的崭新蓝海,又迸发着乘势而上驭势而行的无限潜能。如同一匹“黑马”,屡屡在县域竞争中闯入大众的视野。这也让不少人为之惊叹,一座以山水闻名遐迩的小城,何以一跃而上成为“优等生”?

  近年来,临朐围绕人才强县战略,通过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发展路径,持续开展“智联百校·才聚朐城”系列活动,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以产聚才: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双向奔赴”

  产业是吸引人才的磁场,人才是激活产业的引擎。

  走进位于东城街道的国家铝型材及门窗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洁净的实验室内,张文东博士正忙着对工业铝型材进行性能测试。这位毕业于山东大学材料学的博士深深扎根临朐,已带领团队累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1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

  “我是山东聊城人,博士毕业后通过人才招引计划来到了临朐。目前,全家都已经定居在这里,算是一名‘新朐人’。”谈及选择临朐的初衷,张文东笑言,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因为学习的专业是金属材料,临朐是“中国铝业之都”,年产能达180万吨,自己的专业在这里找到了最佳实践场。

  这是临朐深化产才融合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临朐始终坚持以产引才、以产聚才,聚焦高端铝加工、新材料、高端食品、绿色建材、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以优质项目引进优质人才。作为江北最大的铝材生产集散中心,临朐高端铝加工产业年产能占山东省1/4,产值突破450多亿元,转型升级浪潮催生大量技术岗位。在新材料产业园内,89家规上企业构筑起200亿产值集群。去年以来,通过搭建2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研发平台,全县新增高端人才载体13处,实现科研平台量与质的双重突破。

  如今,一批批教授、专家受邀上门指导,一位位高端人才带着项目创业,一个个研发基地挂牌成立……产业与人才一次次“双向奔赴”的背后,是临朐通过人才“雁阵”筑起产业“矩阵”的有力之举,是一座城与一群人努力打造新时代“才聚城兴”的生动实践。产才融合的强劲“引擎”,激活了临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以创育才:平台赋能与生态优化的“成长沃土”

  在位于城关街道的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组装厂,一座高达11.2米、直径6米的立环高梯度磁选机巍然矗立。这台创下“世界最大转环直径”纪录的国之重器,不仅是科技创新的结晶,更是临朐以创育才驱动产业创新的成果。

  平台筑基,激活人才磁场效应。华特磁电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与顾国彪院士签订技术开发项目合作协议,逐步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科研平台,形成“院士领衔+博士攻坚+工匠支撑”的三级人才矩阵。这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既破解了县域人才短缺困境,又打破了“学历、职称、资历、身份、国籍”等限制,形成了核心技术攻关的集团军。攻克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打造了企业的“技术护城河”,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临朐恒辉新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于2019年成立的企业,目前已经在催化剂多个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研发团队近60人,占员工数量四分之一。研发领头人丛佃凯也是公司创始人,一辈子只干了催化剂研究这一件事。企业还特聘了四位已退休或进入二线岗位的科研人员,组成了技术攻关团队。正是因为拥有这种浓厚的科研环境,具备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成为产品的能力,才吸引了“银发天团”的入驻,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临朐充分发挥3400名在外优秀人才和1300名在外博士、两个在外“人才库”的优势,深入开展“一月一主题”招才引智、万名青年人才引进和在外博士人才回引工程,成功引育市级以上重点人才66人、青年人才4164人、高技能人才1007人。

  人才支撑创新,真金白银支持创新。临朐不断深化金融改革,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在全省率先建立抵押物“价值重置”机制,最大限度盘活企业资产,企业融资能力明显增强。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建立“金融管家”制度,搭建企业融资平台。自去年以来,387名服务专员包靠765家重点企业,深入开展“遍访企业”“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解决企业困难诉求246类。

  以诚留才:政策红利与城市诚意的“暖心答卷”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现任山东龙德科技公司技术副总经理的杨乾博士无不感慨地说,2022年他以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方式来这里工作,是临朐高效快速落实各项生活补助、购房补贴,让自己得以最快的速度在临朐安家立足,心无旁骛投入到工作中。

  目前,他正带领团队积极开展高效、长寿命内燃机柴油复合滤纸及阻燃空气滤纸等课题研究,已经攻克多项难题,产品广泛配套到大众、理想和比亚迪等国内顶端的油电混动新能源汽车空滤产品。

  引人不易,留人更难。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长久之计。临朐的诚意,体现在每一个细节:聚焦“卡、钱、户、房、岗”,不断升级人才政策,制定出台人才政策“黄金13条”,优化“骈邑人才卡”服务,对高端人才子女入学、健康查体、购房补助等“关键小事”落实人文关怀关注,2024年落实购房补贴等各类人才政策资金1116万元,惠及人才1154名,全方位提升城市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

  为引进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源头活水,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临朐专门组建人才服务队伍,多形式开展校地校企对接交流活动,深入实施青年人才集聚行动,开展在外学子回乡行等活动,加大高校毕业生来临留临就业创业力度。2024年,全县累计引进青年人才4905人,引育市级以上重点人才62人,引进国家级重点人才6人,让更多“千里马”在这片热土竞相奔腾。

  山海有情,朐城有约。从沂山脚下到黄海之滨,临朐以一座城的赤诚,叩响青春之门。这场春天的约定,涌动着一座城市求贤若渴的诚意,承载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希冀。当青春的理想与产业的脉动同频,当个人的奋斗与城市的崛起共振,临朐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书写新时代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璀璨篇章。返回潍坊大众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