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孟栩可 潍坊报道
近日,于某某与马某某在调解协议上郑重签字,纠缠双方十年的债务拉锯战终于画上句点。这起涉及两家法院的纠纷,在审判与执行团队的协同攻坚下,不仅让33万元执行款精准落袋,更解开了困扰多个家庭的陈年心结。
破局:抽丝剥茧理清十年旧账
接手案件时,承办法官张妍敏锐察觉到这并非两个当事人之间简单的债务纠纷,可能涉及陈年旧案、其他法院执行、本案执行及关联诉讼,于是承办法官调取了2015年最原始的卷宗材料以及全部的执行卷宗材料,了解到该案原始债务发生于2013年,被告马某某于2019年在执行程序中承诺自愿偿还该债务。同时被告马某某在其他法院还有多个执行案件,且其他案外人也对其享有债权,正在追索中。该案纠纷时间较长、牵扯较广,执行陷入僵局。为彻底化解矛盾,审判团队梳理出涉及多个债权人的复杂债务网,将该案提请了法庭研讨小组,对该案进行了深入研判,确定了“以调促判,审执结合,一体推动”的审理思路。
破冰:调审结合架起信任桥梁
双方当事人矛盾激化难解,面对当事人“调解无用”的抵触情绪,张妍庭前反复申明调解对本案的有利条件,并在庭审过程中,充分引导双方发表自己的意见,寻找双方争议的切合点。审理后,对双方进行反复的庭审释明。历经两次开庭,多次面对面、背对背调解后,张妍看到了双方当事人的松动以及对解决案件的迫切需求,但原被告双方对于案件结果是否能够兑现存在疑虑。
破茧:审执融合兑现纸上权益
为促进案件矛盾彻底化解,张妍联系了本院执行局以及有关法院执行局,确定执行案款的到位及执行情况,对于案件款项的流转及实现方式进行了最终的确认,在法院可以确保款项到位的情况下,各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见:原告于某某分得被告马某某其他执行案件中能够支取的约48万元执行款中的33万元,本案纠纷一次性了结,再无争议。
最终,在承办法官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不仅让十年纠纷圆满化解,也化解了两家法院的多个执行案件,真正实现了立审执一体化办理案件。
返回潍坊大众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