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3 14:37:00 来源:TOM资讯 我要评论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互联网+”概念的走热,各种O2O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吃饭到旅行,从医疗到教育,从洗车到美甲,各种匪夷所思的O2O项目纷纷冒出来拿到天使轮、A轮、B轮投资,烧钱补贴推广业务。
烧钱圈用户几乎成为巨头们招揽用户的终极大招,企业巨头每隔半年的融资间隔和高额的融资需求,恰恰反应出行业的恶性循环态势,动辄上亿美金的圈钱游戏也将巨头们深陷补给困局。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扩大市场份额独占鳌头,巨头门采用原始粗暴的烧钱手段疯狂补给用户,以庞大的用户规模和销售额的迅速提升吸引更多资金入驻,进而掀起新一轮烧钱大战。
随着资本寒冬来袭,一些O2O项目也开始面临危机,日前,一份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华东O2O项目死亡名单》揭露了O2O创业风光背后“尸横遍野”的现状。名单上大致列出了涉及16个领域的O2O倒闭项目,其中外卖、洗车、教育、旅游等领域首当其冲。
如今大部分O2O平台纷纷降低补贴,烧钱大战已无力再战。大众点评与美团合并、滴滴入股饿了么,外卖O2O市场整合的背后,其实就是资本难以承受之重。如今,平台们为了稳度寒冬,不得不在体验上下功夫做文章,一场用户体验大战已然成为新的趋势。
O2O出现之前,人们并不是不打车,不叫外卖,不美甲,不洗车。O2O项目并没有制造出来新需求,而只是利用新的模式来满足需求。针对上门验光配镜O2O来说,如何突破盈利魔咒,“e光学”CEO樊喆主要归纳为三点:
其一:眼镜市场是刚需。O2O能迅速铺开的基本都是刚需项目,其他的烧钱烧不出未来,眼镜就是刚需市场,千亿的规模,中国有半数以上人群佩戴眼镜,所以市场基数足够大。
其二:O2O上门配镜让利消费者。眼镜行业的暴利早已不是秘密,一副几十块钱的眼镜在眼镜店里面要买好几百,十几倍的差价给了O2O颠覆传统眼镜店的绝佳机会。上门配镜砍掉了高房租成本,通过上门服务,不仅让利消费者,而且还有足够高的盈利空间。有些行业本来毛利就低,就算O2O再颠覆也是无济于事。
其三:产品和服务是王道。烧钱补贴仅限某些特别高频行业,眼镜行业烧钱补贴没有用,眼镜O2O最终还是看产品和服务,纯粹烧钱是烧不出用户忠诚度和粘合度的,只有把产品选好、质量有保证、服务做到位,就算不需要烧钱也能吸引用户消费。
樊喆说:“就‘e光学’而言,O2O上门验光配镜,强调效率,强调服务,强调客户体验,所以无论是预约到达的时间、着装谈吐的礼仪、验光师的专业性、以及器械设备的精密等各方面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因为每一个细节都会对顾客的整体体验产生深远的影响。既然我们是做体验、做服务,那就应该把理性和感性的部分做到极致,致力打造O2O的‘海底捞’,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用户黏性,才能消费者有更多花钱的可能,才能支撑企业业务的增长。”
![]()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